鞋文化
小花園繡花鞋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
2004-06-18 10:15:56 中國鞋網(wǎng) wvsf.cn 打印本頁 關閉
在臺灣臺北年輕人聚集地的西門町,有一家繡花鞋店有著將近70年的歷史,這家繡花鞋店,就是臺灣著名的老店——小花園。
從臺北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出來后,在峨嵋街上一間不起眼的店面,招牌已白底紅字的木頭刻著“小花園女鞋公司”,簇新的女鞋和歲月的滄桑一并陳列在櫥窗,路過人群很容易忽視錯過。但是如果步入店內(nèi),就會發(fā)現(xiàn)牡丹、鳳凰、菊花、梅花,艷紅的、絳紫的、翠綠的、鮮黃的,把15坪大的店面點綴得熱鬧繽紛,就如同店名“小花園”一般,很是花團錦簇。
手藝與家業(yè)的傳承
在2004年的臺北街頭還可見著繡花鞋,這長遠的故事得回溯到1936年的上海細說從頭,F(xiàn)在小花園老板陳弘宜的祖父陳初學,當時在上海四馬路開了小花園繡花鞋店!拔覡敔斒莻做鞋師父,背著個包袱到有錢富商、軍閥、貴族家里,為家里的太太、小姐訂制繡花鞋!标惡暌嘶叵胫鵂敔敭敵踅(jīng)營鞋店時的情景說“當時女子依著做成的幾套新衣裳,來找?guī)煾颠x鞋樣、挑顏色、訂作新鞋。穿了一、兩次不穿了,要不送給丫鬟,要不就是爺爺拎回來,把二手鞋再賣出去!
1949年從上海搬來臺灣,陳家依然做著繡花鞋的本行,在臺北成都路開店,極盛時期臺北有7家繡花鞋店,可惜這般榮景到了上世紀80年代,其他繡花鞋店就因為不能符合時代潮流而關門,只剩下小花園一家。身為獨子的陳宏宜接下小花園也是偶然,當初所學是機械設計,但是后來仍回頭拾起父親的繡花鞋店!爱敃r的想法很單純,總不能讓‘小花園’的店名消失吧!”就因為不放棄祖?zhèn)飨聛淼幕鶚I(yè),再加上從小耳濡目染,對配色、花樣駕輕就熟,順理成章接手家族事業(yè),一晃眼,就是二、三十年。
小花園60多年制鞋的歲月,傳承到這代,所展露出的不僅是深厚的制鞋功夫,還更有著堅持傳統(tǒng)、兼迎潮流的獨特風格。時常另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作品,使得小花園歷經(jīng)幾十年而不墜,更使店名成為現(xiàn)今繡花鞋的代表。
走過低潮,復古再興
走過半個多世紀的繡花鞋老字號小花園,一度也曾走到谷底,店里堆滿了賣不出去的繡花鞋,鞋面上一朵朵牡丹、菊花,一只只鳳凰、飛龍也都存放在倉庫里,待了好些年。有趣的是,賣不出去的滯銷鞋款或試穿變形的鞋都由陳老板的妻子接收,老板還笑說應盡量多挑些大尺碼的鞋供客人試穿,因為老婆腳大,只要鞋一顯舊了就可以換老婆穿。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小花園沒有被時尚所淘汰,原本可能得到歷史博物館才看得到繡花鞋,沒想到又因時尚潮流改變而重登流行舞臺。1999年開始,臺灣吹起一陣復古風,繡花鞋變成復古的代表經(jīng)典,流行時裝、牛仔褲配上繡花鞋,更能展現(xiàn)出女人的細致與溫柔婉約。當時小花園的鞋甚至一上架就能全部賣光,但一向隨性自在的陳老板總是正午12點開店,下午6點準時打烊,趕搭上復古風的小花園,店還沒開,就有顧客排隊等候,下午還有人央求老板晚點打烊。
不過,繡花鞋其實和一般皮鞋、球鞋、布鞋不太相同,不禁穿,大概能穿個50次左右,所以成本與訂價都不能太高,如今小花園傳統(tǒng)繡花鞋標價500元新臺幣,最貴的也不超過1200元新臺幣,相當于流行鞋款一半的價錢,非常實在。陳老板也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目前他負責購料、設計花樣,再交由相熟的師傅繡花,繡好的鞋面再交給合作的布鞋加工廠做鞋底,一律論件計酬,每個鞋樣最多只做25雙,賣完為止,顧客完全不必擔心自己所穿的繡花鞋滿街都是。沒有廣告、沒有營銷、沒有宣傳,陳老板一人獨自經(jīng)營,靠的只是精湛的手藝。
不斷創(chuàng)新 因應時代
繡花鞋如果都是一成不變,就算制作的再精美、手工再好也不能長久維持,F(xiàn)在小花園店內(nèi)除了可以看到祖父、父親留下來的傳統(tǒng)繡花鞋和室內(nèi)拖鞋式樣,陳老板也在鞋子的功能與材質(zhì)上做變化,推出改良繡花鞋!跋襁@種外出的繡花拖鞋,保有繡花鞋面,中底和里改以皮面,再配上塑料鞋底,就是我設計的!被蚴窃谛^玩花樣,把時下流行的方頭、尖頭等都納入,再配上平底、高跟、細跟的搭配,讓小花園的繡花鞋散發(fā)出流行、時尚的味道。櫥窗里一對龍鳳在紅絨鞋面上起舞,也是陳老板的得意之作“大紅轎”,點子創(chuàng)意不斷的他,希望能和婚紗禮品店搭配,開拓市場。
傳統(tǒng)中創(chuàng)新,才是屹立不搖的原因,陳老板為了抓得住西門町商圈年輕消費者的心,以及因應時尚潮流推陳出新,60多歲的他仍不時翻閱流行雜志、到處走動觀摩,激發(fā)創(chuàng)意。他說店內(nèi)以丹寧布做成的繡花鞋,還有絨布面娃娃鞋,都是他觀察市場后的改良款,深受年輕人喜愛,市場反應相當好。與傳統(tǒng)繡花鞋最大的不同,就是牛仔布和絨布必須以機制刺繡,繡線也改用棉線。不過,對流行風潮,陳老板有時也摸不清頭緒,有一陣雜志上從頭到腳全是軍裝迷彩,讓他信心滿滿,一口氣作了50雙迷彩外出拖鞋,但市場反應卻有些冷清。
名聲傳遍海外
陳老板還透露,過去“外交單位”常拿小花園的繡花鞋致贈外賓,讓外賓也感受一下中國傳統(tǒng)的魅力;另外還有演藝名人,包括翁倩玉、蔡琴、徐若瑄等藝人;政界名流如辜振甫家人、連戰(zhàn)母親、宋楚瑜夫人陳萬水等等,長年都是小花園繡花鞋的愛用者。
據(jù)陳老板觀察,光顧小花園的客層從18歲到80歲都有,大致可分成4類:一是年紀大又有復古情懷的外省老太太;第二種是過去穿木屐,沒機會試過繡花鞋的本省老太太;第三種是趕時髦、追新潮的年輕女性;最后一種則是慕名前來的日本觀光客。曾經(jīng)有一度小花園4成的營收都來自于日本觀光客,可想見當時店內(nèi),日語交談驚呼聲此起彼落不斷的熱鬧情景。
小花園的店內(nèi)仍維持20多年前的風貌,木材裝璜已露斑駁,甚至連試穿鞋子的沙發(fā)椅也磨出歲月痕跡。一張有了年紀的辦公桌是為柜臺,玻璃墊下貼著新臺幣/日幣/幣對照表,一紙中日歐美的鞋子尺碼對照表,全都用手寫的。帶著濃濃古味的小花園,接下來的經(jīng)營之路要如何走下去?
小花園這家老店并非不曾想過轉型,有人建議小花園進駐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也有人建議改做批發(fā)。對于眾多的建議,陳老板盤算了一下,覺得實在不敷成本,以現(xiàn)在的市場景氣和市場趨勢來看,繡花鞋不能算是大眾市場,再加上做鞋功夫繁復、慢工出細活,無法達到規(guī)模經(jīng)濟,無論是轉型或是擴大規(guī)模都不很容易!拔液苤愠,房子是自己的,又沒有員工,自己能夠糊口也算不錯!”倘若沒有陳宏宜20多年來維持一人一店的經(jīng)營方式,小花園繡花鞋可能早就成為歷史名詞。
小花園面對的是變動快速且不確定的未來,而這個名詞會怎么樣,誰也無法預料。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小花園走過的幾十個年頭,卻已經(jīng)見證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