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大全
2011-05-19 10:29:25 中國鞋網(wǎng) wvsf.cn 【來源:大理日報】打印本頁 關閉
“鞋”是衣飾文化之一,從赤足到穿鞋是文明進步。鞋的種類很多,但同中有異,從鞋的樣式可以看出不同地域和民族特色。先說個小故事:1983年我去北京開會,抽空到天壇游覽,走累了一個人坐在古柏樹下的長椅上休息。一位老人坐攏我攀談,先說“你是從云南來的吧”?我感到奇怪,我說的是普通話,不敢說標準,也能算可以。我反問:“您老怎么知道我是云南人”?他答:“從你穿的鞋子看出是云南大理一帶的人”。原來如此。當年尚未進入著正裝,穿皮鞋的年代,仍然是以“的確良”(棉滌)襯衣,解放鞋為時尚的年代。皮鞋早就穿過,解放后都不敢穿,穿皮鞋是“資產(chǎn)階級生活方式”,要挨“批判”。我穿的是大理“剪口”布鞋,與老北京圓口布鞋不同,被到過云南的這位老人一眼看出是大理人。
說到鞋的進化,古人穿獸皮做的鞋,稱“革是 ”,“韋”(熟牛皮)、“履”,后來也泛指鞋子。古文篇中“負篋曳屣”,是說背著書箱,拖著鞋子。從古代到現(xiàn)代的勞動人民,穿得最多的是草鞋。盤田種地的農(nóng)民,馬幫的趕馬人,城鎮(zhèn)拉板車,以及礦山下井的工人,都經(jīng)歷過穿草鞋的年代。草鞋的材料用稻草或山草編織,稱“打草鞋”,講究的用麻或布條。最高檔,有民族特色的是白族“繞三靈”,男性往昔穿的那雙鞋了。一般寫文章的人,多數(shù)研究和贊美白族姑娘的頭飾,說什么體現(xiàn)“風花雪月”,少有說到鞋的。殊不知白族的草鞋、布鞋,大有文章可作。草鞋的式樣用五色布條,又用彩色絨球、金屬線等纏繞出“二龍戲珠”,甚至配上小圓鏡裝飾,走起舞步從頭到腳閃閃發(fā)光,真是美不可言。草鞋也要會穿,稻草編的草鞋穿時先用水浸泡,發(fā)軟后才有韌性不磨腳。我在煤礦井下穿過三年草鞋,每個班要穿破兩雙,后來才有勞保用品的膠靴。如今草鞋并未退出“歷史舞臺”,而是成為旅游觀光的工藝品,要到江西井崗山或我州的巍山古城才能買到。
我們這一代人,穿得最多的還是布鞋。居家婦女要學會做布鞋,先打布殼,再按鞋紙樣下料,用手工針線做成鞋幫。布底要用麻線一針針納底,皮底則須請鞋匠定做。男鞋最考究的是白(布)毛邊稱“千層底”的精絨鞋;女鞋是講究鞋面繡花,可以看出做鞋人的“心靈手巧”。如今手工已被機繡代替,但在農(nóng)村仍然是手繡才算功夫。時代潮流多變,衣飾有復古傾向,旗袍、唐裝盛行,繡花鞋成時髦登大雅之堂。近年的“三月街”上,賣繡花布鞋的攤點有好幾家,下關時代廣場也有固定的攤點。生意不錯,說明欣賞和穿繡花鞋的女性不少。劍川開發(fā)、做出的繡花拖鞋很有特色,男女式樣都有,暨是白族手工藝品,又適合室內起居穿著。鞋底用上塑膠,防滑耐磨,可算是古典和時尚相結合。
民國年間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大理還流行麂皮幫、輪胎底的翻皮鞋和木屐。古城南門外的制革業(yè)很有名,麂皮熟皮除供做風行一時的夾克衫外,大量用作皮靴的鞋幫,做出“大理皮鞋”行銷省內外。當年沒有商標注冊和專利意識,1950年代被保山一家工廠,從大理買去麂皮,在當?shù)丶庸ぷ龀傻姆ば,成為銷量大、知名度高的“新華”皮鞋。木屐在大理也流行過好幾年,就是木板拖鞋。當年傳說是從“東洋”(日本)傳過來,電影上見的日本人總穿木屐。其實木屐是中國古人常穿的“登山鞋”,戰(zhàn)國時代就開始有屐,魏晉到唐代盛行,古詩中就常寫到“屐”。
說鞋,就避不開“解放鞋”。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流行解放軍穿的膠底草綠色帆布鞋,可說是城鄉(xiāng)人民都合穿的大眾鞋。1980年代后逐步為“城市人”遺棄,如今又竟然成為“國際時尚寵兒”。據(jù)2010年8月16日《參考消息》報道:“在美國,一雙改良過的解放鞋甚至賣到65美元,跟國際名牌耐克球鞋同等價位。”在日本也有帥哥穿解放鞋逛街。“受國外影響,解放鞋在大陸也有粉絲”,而且主要買家還是80后的年輕人。
有關“鞋”的話題還多,例如僧尼、道士穿的布鞋,護士軟底布鞋,上海產(chǎn)的力士鞋、回力牌運動鞋等等。話題扯遠,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