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大全
2011-06-15 10:11:45 中國鞋網(wǎng) wvsf.cn 【來源:站西】打印本頁 關(guān)閉
青州作為古九州之一,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多民族的生活起居,百姓寬緩闊達,因而形成了許多傳統(tǒng)式樣的服飾穿戴!扒嘀蓦p臉勾子鞋”就是當時非常盛行的一個穿著種類。此鞋屬于男式布鞋,在青州西南部區(qū),一直持續(xù)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
雙臉勾子鞋,在民間也叫作淺鞋,它是完全靠手工來制作而成的布鞋。其制作工藝非常復雜,周期比較長。做鞋的前期所準備的物料有:廢舊的苘麻繩、榆樹皮、舊布匹等。先將廢舊的苘麻繩,剪成二十公分左右的長度,在清水中漂洗干凈,再用梳子梳理成齊整的麻穰后,放在一旁晾曬。然后將已曬干的榆樹皮,用斧頭或快刀剁成碎片,在石碾上一遍遍地碾壓,用細籮籮成榆面。榆面加上適量的水和成糊狀,利用它的粘性和柔韌性,將梳好的麻穰一層層地打成裹背,厚度一般在7—8厘米。如果家境殷實,榆面中可摻加少許豆油,以便后來納鞋底時滑溜,減少拖麻線時的力氣。打好的榆面裹背,同樣放置在太陽下慢慢地晾曬。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后期,隨著紡織業(yè)的機械化,布匹不像過去靠手工紡織那樣緊缺,用廢舊麻繩漂洗后做裹背的工序,被一層層的機織布所代替了。
這時,再搓洗舊布,待晾曬干后,用玉米面作成糊糨,在平整的木板面上,一層層的打成殼(que)子,一般為4———5層布即可。平整的殼子打好,也放到太陽下晾曬。待榆面裹背完全干燥,按照鞋樣刻成托子。此時布殼子已干成型,取下來用它照鞋樣刻成帶尖尖的鞋底樣。榆面托子比布殼子刻的鞋底樣略小些,將托子放在布殼鞋底樣上,用線臨時固定在一起。再用干凈的碎布片,在托子上填勻稱,用稱分別稱一下兩只鞋樣的重量,用碎布填勻的法子,達到重量一致。接著開始一層層緊緊的鞔裹上白布,這樣雙臉鞋底的雛形便出來了。下一步需要納鞋底。
納鞋底以前,先搓麻線。麻線的用麻必須是“種麻”,這種麻高而細長,韌性極好,一般每棵在3———4米高。成熟收割后,利用六月三伏的天氣,在大灣中漚麻,時間一般在兩周左右。漚成后扒下表皮,洗凈曬干,剪成一定的長度,一束束地捆好。婦女們便坐在小板凳上,卷起褲腿,在白皙的直腿上,往手心里吐著均勻的唾液,一縷縷地續(xù)添著,一下下地搓成麻線。麻線必須粗細均勻,長約一米半左右。上頭極細,便于紉針眼兒。婦女們戴上頂針,一手握著鞋底,一手拿著錐子、針線,在村頭或房前屋后的樹陰下,平心靜氣的哧哧溜溜地納起鞋底來。
鞋底納好后,擱放在一旁。再用布殼子刻彎勾形的鞋幫子,它分左右兩扇,用青布掙緊鞔好,不能有一點皺折,又開始納鞋幫。納鞋幫不用棉線,而是用青絲。將桑蠶抽出的白絲,經(jīng)過紡車紡成絲線,然后浸染成青色、紅色、粉紅色、綠色。納鞋幫大都用青色,有的為了美觀,將鞋幫用白絲納成天上海浪般的白云圖案,叫“云彩幫”。用青絲納好了鞋幫,把左右兩扇,在腳后跟處用青絲縫連起來,開始嚴口。嚴口即靠近腳面的一圈,寬約在半公分左右,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用的是青布;十八歲以下的少年,則用士林布。嚴口的針線分上下兩層,下端用密針縫,上端雖也用密針,卻是三個把腳為一段,每段間隔一公分左右。
用麻線納好的鞋底異常堅硬,為了把鞋尖彎成反鷹勾狀,必須上鍋蒸。利用高溫蒸熱后鞋底變得柔軟的時機,將鞋底的前部按弧度彎成勾狀,然后把鞋幫安放在鞋底上,直到鞋尖與幫勾彎度合適為止,用線簡單做一固定。一切調(diào)整妥當后,可用麻線绱鞋了。
鞋子绱好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簽鞋臉子”。所謂“簽鞋臉子”就是在鞋尖彎勾的凹處,用絲線簽一個長一公分左右,寬約7———8厘米的絲結(jié)。成年人用青絲簽結(jié),未成年人用紅色絲線簽結(jié)。此鞋的特點是堅硬耐磨,適合推車擔擔的人群,所以在山里農(nóng)村很普及。筆者在小學五年級時,母親給做了一雙淺鞋,鞋臉子是用粉紅色絲線簽的,在一片青色鞋面上顯得非常醒目。許多的同學都笑我:“小子孩,穿花鞋。”當時很害羞,就極少穿著去上學了。這是筆者最后穿的一雙淺鞋。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雙臉勾子鞋因為它制作的復雜性,漸漸被平口松緊布鞋所替代。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在許多山村幾乎絕跡了,F(xiàn)在六十歲以上的老太太,有的親手做過;五十歲以下的老婆婆,見過而沒做過。筆者曾想探索雙臉勾子鞋的淵源,可惜查閱當?shù)氐囊恍┲臼窌r,幾乎沒有記載,因資料不全,時間有限,只好作罷。但筆者注意到,在近年來的播出的《大漢天子》、《秦王李世民》、《大宋提刑官》等電視劇,劇中人所穿的鞋子,有雙臉勾子鞋的形狀,只是前頭的彎勾極寬而已。所以筆者推斷,青州雙臉勾子鞋有它悠久的歷史沿革。隨著時代的變遷,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它的形狀已逐漸被演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