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大全
2011-08-08 10:37:59 中國鞋網(wǎng) wvsf.cn 【來源:站西】打印本頁 關(guān)閉
在3000多年前編寫的《周易》上已出現(xiàn)了代表鞋的“履”字。戰(zhàn)國時(shí)的孫臏因?yàn)楸粚欎盖盟榱讼ドw骨,不能行走,就用硬皮革裁成“底”和“幫”,發(fā)明了高皮絢,即后來的靴子,中國歷史博物館里就珍藏著一雙2000多年前的皮絢。
后來,由于鞋的制作材料、式樣、用途越來越多,鞋的種類也開始豐富起來。根據(jù)制作材料的不同通?梢詫⑿譃椴莞、布帛和皮革三種。
其中布帛鞋是指以大麻絲、綾、綢、錦等織物布縫合成的鞋。漢代多呈分叉狀,底用麻線編織,又稱雙尖翹頭方履;魏晉時(shí)期,則流行在鞋的前端繡上雙獸紋飾。
北齊時(shí),屐成為一種時(shí)尚,它是有木齒的鞋,由扁、系、齒三部分組成。
皮革、棉氈等制成的皮鞋、皮靴又稱“馬靴”或“高統(tǒng)靴”,原為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有旱靴、花靴、皮靴、氈靴、單靴、棉靴、云頭靴、鵝頂靴等之分。相傳孫臏?zhǔn)茄サ氖甲,南北朝時(shí)期在北方廣泛流行,并傳至江南,到了唐代已官庶咸宜(直至明清才被朝廷下令禁止百姓穿靴,只有官宦才可穿靴)。
宋代亦普遍流行皮制的皮鞋,男性多穿小頭皮鞋,女性多為圓頭、平頭或翹頭,上面也飾各式花鳥圖紋。
元朝末年開始出現(xiàn)鞋頭高聳、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這種鞋使人顯得格外修長。
到了明清,鞋的制作方法與式樣逐漸融合,越發(fā)考究起來。明代的鞋多以厚實(shí)為主,北方多穿菱紋綺履,江南多著棕麻鞋。
清代滿族統(tǒng)治時(shí)期,男鞋以尖頭鞋為主,夏秋用緞制,冬用建絨,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作單梁或雙梁,鞋幫有刺花或鞋頭作如意頭卷云式。清代的女鞋最具特色,鞋底多為木質(zhì),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為上寬而下圓,被稱之為“馬蹄底”,又稱“花盆底”。鞋面常以綢緞所制,上施五彩刺繡,貴族婦女有的在鞋面上還鑲嵌各種珠寶,穿起來顯得身材尤為挺拔。但因行走不便,老年婦女或者身份低下的人多穿木制平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