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企將訴歐盟不公裁決
昨天,最大的民營鞋企奧康集團向晨報證實,已聘請專業(yè)律師于年內上訴歐洲法院。律師分析認為,法律規(guī)定的損害事實不存在、損害與中國企業(yè)沒有因果關系將成為上訴的兩大理由。
不考慮輸贏只為討說法
“我們目前暫時不考慮輸贏,但官司必須要打”,奧康的行政總監(jiān)周威說得頗有點破釜沉舟的味道。盡管還沒有正式進入法律程序,奧康已聘請反傾銷訴訟第一人———蒲凌塵為代理律師,準備于年內向歐洲法院提起訴訟。訴訟主要針對法律程序的運用、以及有關調查方法存在的問題。
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制鞋企業(yè),奧康在歐盟提起反傾銷調查時立刻積極應訴,并根據歐盟法規(guī)提出申請市場經濟地位。但在歐盟的調查中,奧康未被抽中,最終也未收到歐盟關于是否給予市場經濟地位的任何裁決。根據歐委會的終裁決定,奧康必須與其他未被抽中的鞋企一樣繳納16.5%的高額傾銷稅。
部分鞋企考慮聯(lián)合訴訟
據輕工業(yè)進出口商會鞋分會一位姓王的女士透露,有好幾家大的鞋企表示也將運用法律手段繼續(xù)應對。而一直跟進“中國鞋”案的余盛興律師也證實,有些企業(yè)正在考慮與奧康聯(lián)合訴訟的可能性。
奧康方面則稱目前沒有接到其他企業(yè)關于聯(lián)合訴訟的提議,但“如果有其它企業(yè)加入也很歡迎”。進口商方面也同樣暫未與奧康接觸。盡管如此,負責此案的蒲律師已與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有關人員“通氣”,商務部方面表示將會支持企業(yè)的做法。商會也將與企業(yè)保持密切聯(lián)系并提供支持。
“因果關系”或成主訴理由
余律師認為,對于沒被抽中的企業(yè)連個“說法”也沒有,顯然是缺乏法律依據的;即使是那些被抽中提供材料的企業(yè),沒有給予市場經濟地位也同時樣是不合理、不公正的!爸袊髽I(yè)堅持沒有造成反傾銷法規(guī)定的損害;即使某些企業(yè)受到了損害,也不存在與中國企業(yè)之間的‘因果關系’”,即中國產品并非當地行業(yè)受損的原因。
事實上,歐盟提出的反傾銷調查期為2004年4月1日-2005年3月31日,在這一年中,開放配額的時間只有2005年的3個月,其他時間鞋類進口仍處于歐盟的配額管制之下!皻W洲鞋企的問題已經積累多年,而不是在對中國鞋開放配額的那三個月形成的”,余律師說,這可能將會成為鞋企訴訟的主要理由。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