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鞋零售“打假團”打了誰的臉?
【-行業(yè)新聞】近日來有關“意大利政府‘打假’打到中國”的消息,讓不少迷戀具有“意大利血統(tǒng)”各式商品的中國消費者緊張起來。對此記者通過探訪調查發(fā)現(xiàn),市場上不少商品宣稱的“意大利血統(tǒng)”確屬虛構,而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知識產權部負責人也表示近期將揭出更多冒牌意大利品牌。
“意大利血統(tǒng)” 多屬“畫皮”
在意大利知識產權部門來華掀起“打假”風波后,很多人都在好奇中國企業(yè)的“意大利血統(tǒng)”到底是如何虛構出來的,他們又是以何種偽裝出現(xiàn)在消費者面前的?記者在多處實地探訪后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蛛絲馬跡。
以讓國內不少消費者誤以為是意大利品牌的“托斯卡尼”為例,其宣傳冊上寫著:源于意大利的休閑城市托斯卡尼的精神夢想……TOSKANY托斯卡尼從20世紀20年代末第一款男士包開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和發(fā)展,在整個歐洲擴張到13家加工廠,2006年夏天以香港為基地成功進入中國市場,并于同年成立了北京時代唯意皮具有限公司。
“除了成立了北京時代唯意皮具有限公司的內容是真實的,前面所有的陳述經我們核實都是假的。”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知識產權部律師皈鏵在專訪中反復強調。
記者了解到,截至去年7月1日,“托斯卡尼”這個商標在意大利經濟發(fā)展部商標專利局的商標數據庫中并未被查到,而從中國知識產權局查到“托斯卡尼”的注冊日期是2005年12月19日,因此“自1928年起”是不存在的。
近期將揭示 更多假洋品牌
面對在華“打假”的種種爭議,記者采訪了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知識產權部北京工作室負責人戴勝喬。
他告訴記者,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知識產權部是意大利經濟發(fā)展部在北京設立的一個辦公室,幫助意大利的企業(yè)進行知識產權方面的宏觀指導,采集跟知識產權相關的信息,與中國相關的知識產權部門進行溝通,向意大利企業(yè)介紹中國知識產權的相關知識,并會對展會、企業(yè)及各大商場進行拜訪。
針對現(xiàn)在被國內媒體報道的“意大利政府來華‘打假’”一事,戴勝喬對記者說,這里的“假”不是說假貨或冒用已經存在的意大利品牌,如果是假貨,直接受到利益損害的意大利企業(yè)可以自己維權。他指出,此次“打假”的范圍是在中國運營的企業(yè)不實宣稱它的產品、服務等與意大利有某種聯(lián)系,例如使用意大利三色旗、在自己的商標上標有“Italy feelings”,或說它是意大利商標,或來自1873年的羅馬……
戴勝喬證實,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知識產權部已經將一些生產上述虛構“意大利血統(tǒng)”的侵權企業(yè)分三批提交給了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一批是2011年7月1日,第二批是2011年10月18日,最近一批是2012年2月29日。除此之外,戴勝喬表示近期將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更多的虛構“意大利血統(tǒng)”的中國企業(yè)名單。
其他國家可能 聞風而動
業(yè)內人士指出,此次意大利知識產權部門在華“打假”,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去年“達芬奇事件”觸動了其神經,但不排除其他國家也會聞風而動來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在更多業(yè)界人士看來,中國企業(yè)喜歡虛構海外血統(tǒng)、山寨國際名人的普遍行為,已經明顯折射出中國企業(yè)品牌文化的危機。
雖然很多中國企業(yè)的品牌戰(zhàn)略已經是“生米煮成熟飯”,他們以外國名人姓名注冊的商標或者刻意強調甚至是虛構的海外品牌背景已經家喻戶曉,但在中國文化管理學會品牌文化專業(yè)委員會主任郭占斌看來,這凸顯出中國企業(yè)對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并未進行認真思考,種種“搭便車”的行為,非常容易使企業(yè)在以后品牌培育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
“單純的虛構海外品牌背景或是搶注名外國名人漢譯名商標,更多的是在短時間內帶來一些品牌效應,但是當消費者發(fā)現(xiàn)你的企業(yè)內涵與實際并不相符,消費者就不會在你的企業(yè)和產品上停留。”郭占斌說。
針對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遞交的第一批侵權名單,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已經駁回了“尼諾·費雷(意大利)”、“Bestibelli Milan”兩個品牌的商標注冊申請。(-最專業(yè)最權威的鞋業(yè)資訊中心)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