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頭才發(fā)現(xiàn),李寧的科技已經走了這么遠
在上世紀80年代那個強烈渴望民族凝聚力的時代,中國體育的成功大大加強了民眾的民族自豪感。在那個時代,李寧是中國運動員中叫得最響的名字,作為一名運動員,李寧堪稱偉大。
1990年,離開賽場的李寧創(chuàng)辦了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品牌,用一種在那個時代罕見的形式,延續(xù)了自己的體育生涯和使命。從一開始,這個品牌就與運動強烈地綁定在了一起。
也是那一年,李寧開啟了服務中國體育事業(yè)乃至全球頂級運動賽事及運動員的歷程。
5月29日,李寧“以我為名 科技李寧”科技大秀在北京開場,這是李寧品牌歷史上第一次集中性地,展示30多年來在運動科技創(chuàng)新方面的歷程與成果。一回頭才發(fā)現(xiàn),李寧的科技已經走了這么遠。
也正是借助這次的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觀察乃至回顧李寧這家公司的視角,從定位到技術,從技術到產品,再從產品到品牌和企業(yè),李寧自身的科技樹,也在這個過程中日漸繁茂。

李寧的產品史,也是本土鞋服科技史
1998年,李寧成立佛山產品設計開發(fā)中心,這是中國運動品牌里第一個獨立設計開發(fā)中心,開啟了品牌此后一系列產品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之路。
不過,對于有鴻鵠之志的李寧來說還遠不夠。一棵科技樹的根在于底層科技,李寧很早就注重底層技術研發(fā),并意識到了基礎設施對研發(fā)的影響,開始了研發(fā)中心等一連串的基礎建設,為專業(yè)化投入更多的籌碼。
2004年成為了李寧底層科技快進的一年。8月,李寧開始與美國Exeter公司合作,進行運動鞋核心技術的研發(fā)。同年,香港設計研發(fā)中心成立,集中負責設計李寧牌服裝產品。那一年,李寧甚至還和香港中文大學合作,對運動鞋的力學特性進行運動生物力學測試,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腳型和運動分析數據庫。
這次的科技加碼效果立竿見影。2005年,李寧曾經贊助了一次“我為鞋狂”論壇的聚會。當Sneaker們用刀和鋸把李寧主動提供的TOPGUN籃球鞋拆解開后,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雙鞋的技術含量、專業(yè)性和國際品牌相比已經不相上下,這也給了籃球鞋圈不小的震動。
嘗到甜頭的李寧繼續(xù)加碼底層科技:2008年11月“李寧運動科學研究中心”正式掛牌,配備了世界頂尖的測試設備,大至運動力學,小至鞋的抓地能力等,都能在這里得到研究;現(xiàn)在位于廣西的東盟李寧中心正在建設中,其將履行的職能之一就是研發(fā)創(chuàng)新,未來李寧將再多出一個面積達到8000平米的運動科學中心。
因為對基礎科技的高投入,如今回看,李寧的新技術幾乎沒有“斷更”過:
1998年,當大眾還在用“旅游鞋”滿足所有需求的時候,李寧就推出了定位于專業(yè),大底中足搭載了“雙軸扭力科技”的V8跑鞋;2004年,李寧推出了第一款專業(yè)籃球鞋F(xiàn)ree Jumper,運用了前掌Bounse技術+后掌Cushion技術,這種被稱為“前B后C”的球鞋范式在當時頗具顛覆性,一直沿用至今。
2006年“李寧弓”誕生,這一以趙州橋拱橋和拉桿結構力學原理為靈感的專利減震技術此后哺育了“鐘馗”等多雙經典鞋款,此后李寧又先后推出結構減震科技“李寧弧”和材料減震科技“李寧云”。
得益于“硬核”運動科學研究積累,2019年起,李寧的科技創(chuàng)新又有一波密集爆發(fā),構建了中底、大底、鞋面、結構等四大科技平臺,成為近年來李寧產品力又一次快速提升的關鍵因素。

從技術到產品,科技樹如何開枝散葉
光有底層科技仍然不夠,品牌畢竟不是研究所,如果科技無法落地,品牌就談不上可持續(xù)性的增長,同時,科技的應用往往有無窮的可能,會為品牌打開一扇想不到的門。過去的近35年,李寧顯然已經生長出了系統(tǒng)化、平臺化實力。
這種能力細分下來,一是運動品類擴容能力,即將基礎科技遷移到各垂類運動的能力,這對李寧這種堅持以單品牌為核心的公司來說尤為關鍵。
以跑步領域為例,近幾年碳板跑鞋成為主流。2019年9月,李寧推出了第一雙國產碳板跑鞋飛電Elite,此后李寧在碳板跑鞋領域進行了不間斷的技術積累。那一年,李寧推出了䨻輕彈中底科技,成為了飛電系列成功的關鍵。2022年,這一技術又延展出了強韌耐磨的䨻絲技術,適用于鞋面。2023年,李寧把䨻絲鞋面、䨻中底等李寧在碳板跑鞋時代積累的跑鞋科技“跨界”運用在了越野跑鞋的盧系列上。不僅如此,䨻科技還被遷移到了閃擊、馭帥等籃球鞋款上,讓這些經典鞋款性能一舉提升。2023年,䨻科技已經應用在超過60%的李寧鞋款中。
“基于運動科技的應用,使李寧在聚焦‘單品牌’核心策略下實現(xiàn)了多元化運動品類覆蓋的同時,具備了橫向品類的拓展能力。”在科技大秀現(xiàn)場,李寧集團執(zhí)行董事兼聯(lián)席行政總裁錢煒這樣表示。
在橫向品類拓展之下,對一個投入大量科技研發(fā)預算的品牌來說,對單一品類還需要強大的產品矩陣化能力。
將品類產品矩陣化,推出多款產品,能在各款產品中拉開區(qū)分度,區(qū)分出不同場景,全面觸達從入門消費者到專業(yè)運動的消費群體,在多個場景和價格帶上占住位置,從商業(yè)上來說無疑是品牌的最優(yōu)解。
在這一點上李寧的能力已經相當成熟。以跑步為例,其是李寧最早發(fā)展的品類,到現(xiàn)在已經將場景分化為日常慢跑、進階訓練、競速比賽、跑進山野四個大類,搭建起了全場景的專業(yè)跑鞋矩陣,全面覆蓋從入門、進階到專業(yè)競速的跑者。

在籃球鞋領域,由于用戶在場上的位置不同,技術動作有差異,李寧基于籃球運動核心功能打法,圍繞均衡、跑動、啟動、沖擊建立籃球鞋矩陣,在產品層面做了細致區(qū)分,滿足不同類型球員的功能需求。

可以說,品類橫向擴容能力和品類內矩陣化能力撐起了李寧如今的體量。
李寧以“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為核心策略,聚焦主品牌讓李寧“增大壓強”,集中資源保持品牌在大眾市場的影響力,讓矩陣化的“多品類”得以借勢。不過,品牌和消費者的直接觸點始終還是單品,只有產品深入人心,才能搶占消費者心智。而這就回到了李寧進行前瞻性地嘗試且已經跑出了不少成功案例的產品IP。
在多數品牌都圍繞減震做設計的時候,李寧發(fā)掘了“輕量化”這一需求,2005年以鳥羽為靈感的超輕系列跑鞋就此誕生,此后系列不斷迭代,2021年超輕18代第一次融入李寧䨻科技,在性能上又實現(xiàn)一次大飛躍,經過近20年時間的洗禮,迭代21次的超輕系列幾乎成為李寧品牌的時間膠囊。
2006年前后,李寧開始進軍以NBA為代表的國際籃球市場,經典的馭帥系列就是李寧為國際市場開發(fā)的首批籃球鞋產品。馭帥以專業(yè)與性能為立身之本,同時輔以文化元素。這一系列中以“昭陵六駿”中“白蹄烏”為靈感的1代,借鑒半坡文化陶器藝術,幫助李寧拿回德國iF設計大獎的馭帥3代特殊版本“半坡”,都成為了中國籃球鞋歷史上的經典。
從產品到IP的系統(tǒng)方法論
這些常青系列的秘密是什么?李寧為什么能批量打造出有生命力的產品IP?
科技大秀上李寧集團跑步品類高級總監(jiān)薛新剛對龍雀系列跑鞋誕生和迭代過程的分享也許有所啟示。

薛新剛介紹,龍雀系列始于對人類馬拉松極致速度的想象,運動鞋服也應該有匹配未來成績的極致想象力。
不過薛新剛認為:“除了有大膽的想象力之外,還是要通過極致研發(fā)和科學研究,將想象力落地!
2019年前后,李寧團隊來到世界長跑之鄉(xiāng)肯尼亞伊藤小鎮(zhèn),在那里通過高速攝像機觀察跑者穿著的飛電跑鞋,團隊發(fā)現(xiàn)跑鞋前腳掌沾滿了伊藤特色的紅土,但是后掌處卻沒有太多紅土,這給了團隊了關于前掌著地的思考和靈感。
團隊從肯尼亞回國后,就成立了龍雀項目組,決定做一雙極致的跑鞋。根據科學研究,鞋子的重量每減輕100克,跑步的經濟性可提升約1%,繼而帶來0.7%的運動成績提升。因此,雖然當時的主流跑鞋單只重量已經降到了170-180克,但團隊仍然大膽地決定以減重100克為目標。
在研發(fā)的過程當中,團隊試驗時發(fā)現(xiàn),雖然頂級運動員多是前腳掌著地,但是在極慢速的跑步過程分析中,中足處也有下壓的過程。這給了團隊巨大的啟發(fā):“既然有下壓的過程,我們?yōu)槭裁床话堰@個力用起來回饋給運動員,讓他們更好的進行前腳掌發(fā)力?”
在經過不斷的思考和迭代之后,2022年,李寧在愚人節(jié)發(fā)布了龍雀的實物照片,這款無后跟的跑鞋未來感十足,一出現(xiàn)就震動行業(yè)。過去幾年,龍雀成為了一種李寧跑步的“精神符號”,在李寧內部經歷了多次迭代。這次科技大秀上,李寧終于正式對外介紹龍雀,定位是:為前掌跑法的極致競速運動員而生頂級競速跑鞋。
李寧能連續(xù)打造成功產品IP,有賴于龍雀研發(fā)過程體現(xiàn)出的用科技落地想象力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賴于堅持不懈為產品融入文化元素的努力。早在融入了鎧甲、夔龍紋的傳奇鞋款“飛甲”上,李寧運用文化符號的能力就已經得到了凸顯。
這次科技大秀,曾經用獨特視覺符號讓人耳目一新的絕影系列再次更新,這雙由超級碳板和超級弜結構加持的絕影3代跑鞋在設計上融入了新的前衛(wèi)風格,李寧跑鞋首席設計師孫京頤介紹,在設計上,團隊為其加入了復古未來主義設計元素,這一出現(xiàn)在電影等藝術形式的前衛(wèi)風格運用在跑鞋上并不多見,文化味十足。

▲絕影系列跑鞋的設計是一個李寧善用文化符號的案例。
在系統(tǒng)的產品IP方法論的指導下,近年來李寧的IP打造駕輕就熟,甚至開始圍繞場景打造產品IP,如深度挖掘中國傳統(tǒng)年俗文化的“日進斗金”,經過幾年的發(fā)展,已經成為運動鞋服中的頭部年貨IP。
可以說,從本質上成就李寧一個又一個產品IP的是其對科技的應用能力。在商業(yè)世界,這種能力是一流品牌區(qū)別于平庸品牌的標志。用李寧集團鞋研發(fā)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總經理徐劍光在科技大秀上的話來說:“基于材料科技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是有天花板的,而基于運動科學研究成果應用的創(chuàng)新是沒有上限的,這必然是運動品牌未來產品研發(fā)升級的必經之路!
李寧以創(chuàng)始人命名,滿足運動需求一直是李寧發(fā)展的指針,這就決定了李寧必然要走專業(yè)化這條難而正確的道路。
“科技創(chuàng)新這件事情做起來很辛苦,也不一定能馬上得到回報,但李寧‘敢于想象、不懈追求、贏得突破’的品牌精神告訴我們,要相信時間帶來的力量!卞X煒為他的發(fā)言做了這樣一個有力的結尾。

潮童活力健康舒適與活力氣魄不謀而合時尚的配色,充滿探索樂趣一年一度令人期(開)待(心)的國慶節(jié)來啦假期除了要做旅游路線的準備...
[詳細]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