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跡定前程是否真的很神?贊嘆與質疑“交響”
-判斷性格事業(yè)就憑當場五十字
-單項收費一百元問的多來的少
-有人贊“神了”有人說“太玄”
就業(yè)、再就業(yè)、跳槽……告別了一輩子就捧一只“鐵飯碗”的時代,現(xiàn)在的人們不得不一次次地站在職業(yè)生涯的岔路口,而方向對于成功來說至關重要。
京城一家人才服務中心近期宣稱:任何人只要提供50個字以上的筆跡,就可以由專家當場鑒定出其人性格、能力、適宜職業(yè)與事業(yè)發(fā)展等等。一時間,好奇者蜂擁而至。
-筆跡測評現(xiàn)場
贊嘆與質疑“交響”
在北京青年人才服務中心舉辦的一場招聘會上,做“筆跡心理鑒定”的攤位比正經(jīng)招聘的還要熱鬧。眾人忙著找筆找紙,或趴或蹲,匆匆寫上一段字,再爭先恐后地遞進去,眼巴巴地等著“指點迷津”。
被推介的筆跡分析專家徐慶元略顯黑瘦,戴著一副眼鏡。他的方法就是一邊看著被分析的筆跡,一邊在紙上迅速涂畫出一段段或橫或豎的鋸齒狀線條,片刻思索之后各種“鑒定結果”便脫口而出。旁邊的工作人員解釋說,畫線條是在幫助分析筆跡中的“信息”。
“挺準的。”一位微胖的中年女士剛“鑒定”完,身邊就圍上好幾個人打聽消息。她得到的“鑒定結果”主要是:善良,吃苦耐勞,但有時脾氣有些急躁,建議從事簡單服務業(yè)的工作或是干脆做“個體戶”。這位女士原本黑紅的臉膛因興奮愈發(fā)紅了:“我今年38歲了,原來的會計工作總覺得不太合適,F(xiàn)在工作沒了,我正想開個小店兒。聽專家這么一說,我更有信心了!
而一個小伙子對這種鑒定職業(yè)發(fā)展的方法卻有些不信任。他皺皺眉說:“說你‘善良’,誰會反對?說‘壓力大’,現(xiàn)代社會誰活著沒壓力?人都有兩面性和矛盾性,怎么說都會覺得跟自己情況有點兒像!
這位自稱是心理學業(yè)余愛好者的小伙子說:“有些讓人覺得準的東西其實不看筆跡也能分析出來。有個人一看就是中年下崗女工,就說她‘不適合當領導,可以搞后勤工作’;看見穿得挺時髦、挺活潑的小姑娘,就說她‘性格外向,花錢大手大腳’,這些我也能說個八九不離十!
-看筆跡識人心
騙術還是科學
憑筆跡識人,到底是騙術還是科學?記者向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求教。鄭日昌教授說,筆跡心理分析確有科學依據(jù)。研究筆跡與個性、筆跡與心態(tài)關系的學科稱作筆跡心理學,它是筆跡分析的理論基礎。筆跡學家認為,人的大腦與雙手息息相通,書寫運動像體態(tài)語言一樣,是一個人個性和心態(tài)的自然流露。
鄭日昌教授說,在國外,筆跡心理學研究歷史較長,也較為發(fā)達,大學中有專設的專業(yè),社會上也有相應的機構做實際應用。
而在我們國內(nèi),搞筆跡心理分析的人全國加起來也只有幾十個。鄭日昌教授沒有對任何一位筆跡學研究者做出具體評價,他只是籠統(tǒng)地說,多數(shù)還是停留在業(yè)余愛好的階段。一些人憑著長期摸索積累的經(jīng)驗,有些方面分析得已經(jīng)比較準,但我們確實還缺乏系統(tǒng)研究。
徐慶元說,從14歲開始和筆跡心理學打交道,已經(jīng)有20多年了,拿過不少獎勵證書,F(xiàn)在他可以從筆跡做出性格氣質、能力潛力、愛情與擇偶、人際關系、道德觀念、金錢態(tài)度等等36項鑒定內(nèi)容。目前青年人才中心一天要接數(shù)十個有關咨詢電話,但真正光顧者一周只有十幾個,爭相嘗試的場面只在幾次免費推介的招聘會上出現(xiàn)過。測一項100元的收費,也許就是不“叫座”的原因之一。一般來人就測一兩項,主要是測職業(yè)發(fā)展。
-就憑筆跡下結論準確還是片面
徐慶元堅決否認除筆跡以外的其他因素,如語言、舉止等會對他的分析結果有任何影響。他說:“我做筆跡心理鑒定,只需見字,便可識人,即使經(jīng)過掩飾的筆跡也沒問題。用在招聘中,比面談更加簡單、準確。”
正在北大攻讀MBA課程的王孝清是徐慶元及其筆跡心理鑒定的“鐵桿兒”支持者。他說:“我還曾經(jīng)拿我朋友和家人的筆跡請徐先生看過,徐先生并沒有見到他們本人,但分析得都挺準。”
徐慶元很肯定地說,其實就寫幾個字就足夠反映一個人所有的信息,要求寫50個字,是因為字多些信息就廣些,能節(jié)約時間。
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博士生導師蕭鳴政卻提出了異議,他說:“筆跡分析在我國古代就有,通過字推斷一個人的素質,我是肯定它有作用的,但有多大作用?在什么情況下有作用?能精確到什么程度?應該客觀分析!
蕭鳴政教授說:“書寫習慣可以改變,平時潦草,在應聘時可能會很端正;平時很放得開,應聘時可能緊張,字有些歪扭。在這種特定情景下寫50個字,就能斷定一個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我有些懷疑!
蕭鳴政教授同時還是中國人才研究會人才素質測評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他說:“我們通常在做人才測評時,首先要做背景分析,然后進行心理測驗,之后還有面試。人是復雜、矛盾的,越是聰明的人,表現(xiàn)越是多樣性。因此要了解一個人,也要從多方面入手。光通過心理測驗,我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判定一個人,但如果再加上面試,我就有七八成把握了。對人做出判斷要慎重負責,不能隨意性太大,單憑一項指標就下結論,不太保險。”
徐慶元說,接受其鑒定者要反饋一個準確率,絕大多數(shù)都寫下90%以上的數(shù)字。但被測者自估的準確率并不是科學的統(tǒng)計方法,尤其是預測性內(nèi)容,自我評價與實際情況可能出入很大。
鄭日昌教授的意見是,筆跡分析的最好材料是草稿、筆記等自然書寫材料,同一時期的幾份書寫及數(shù)年中的各種書寫材料等等。為了分析得更準確,還要了解書寫者的年齡、性別、職業(yè)、習慣用手及文化程度等。
-筆跡鑒定前程勝任還是不成熟
判斷一個人適合從事什么職業(yè),徐慶元說他的主要依據(jù)是從筆跡中分析此人的能力和興趣,再以性格氣質作為輔助。單憑筆跡,完全可以鑒定出一個人適合從事的職業(yè)。記者問:“當能力和興趣并不一致時怎么辦?”徐慶元說:“當然還是聽能力的了!
而據(jù)蕭鳴政教授的說法,做職業(yè)規(guī)劃一般是從知識、技能、態(tài)度及其他品行素質等四方面(英語縮寫為KSAO)來考察。每個人有不同的KSAO,每個崗位也有其不同的KSAO要求,需要兩方綜合分析怎樣才是最為恰當?shù)慕Y合,而并非是說有某一兩項素質符合就能做出簡單判定。會計需要細心,但細心的人不一定都是最適合做會計工作。
鄭日昌教授介紹說,在國外,筆跡分析與職業(yè)分析不是由同一個人完成。筆跡分析家專門負責從筆跡中抽出一些信息,至于對職業(yè)和個人進行綜合分析,這部分工作應該是由職業(yè)心理分析家來做的,因為這還需要其他一些專業(yè)知識。
引進徐慶元筆跡心理鑒定的北京青年創(chuàng)業(yè)投資有限公司的總裁高斌對這項新業(yè)務的前景十分看好,但也十分謹慎。他說:“盡管徐慶元做了多年的研究,但筆跡分析還是一個新興事物。我們現(xiàn)在開始應用,是把它作為職業(yè)生涯設計中輔助個體和企業(yè)雙向選擇的一個工具,而且并非是主要工具。對所有來做筆跡分析的人,我們都是強調自愿,別把它看成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高斌說:“我個人認為,筆跡分析技術目前還在一個考察階段,不具備大范圍推廣的條件。但它確實需要一個量化的過程,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體驗來找出其規(guī)律!
兩位心理學和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專家也都給出了建議。蕭鳴政教授認為:筆跡分析可以作為一種人才測評的參考手段,但絕不是主要手段。鄭日昌教授認為:在國內(nèi)筆跡學研究還不是非常成熟的情況下,先不要急于應用。如果做出來效果不好,容易砸了牌子,被全盤否定。但他也承認這是一個矛盾:如果不應用,又有誰出錢供給繼續(xù)研究并積累樣本呢?“姑妄言之,姑妄聽之”或許是個好態(tài)度,能有所啟發(fā)就行,決定權還是在自己。
只是這“姑妄聽之”的費用是一項100元,全套36項做下來恐怕得花上數(shù)千元,究竟有多少人捧場,尚需時日觀察。
中國鞋網(wǎng)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chǎn)權。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lián)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yè)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辨筆跡看吃相 土法子招聘能測出“真我”?
- 下一篇:測試:你的溝通情商有多高?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推薦新聞
熱門鞋業(yè)專區(qū)
品牌要聞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品牌推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