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的自由職業(yè)
在當今中國,最曖昧的職業(yè)就是自由職業(yè),不僅生存空間狹小,社會地位模糊,連在日常學(xué)習(xí)生活中都處處碰壁,令人對所謂自由灰心喪氣。
年中下定決心辭別了“單位”,按職場流行的說法為“裸辭”,即長期工作倦怠后,沒有找到下家就辭職,計劃休養(yǎng)生息,做自由撰稿,同時兼顧家庭,不料從此便落入自由的“陷阱”。
不做自由人,便不知道“單位”有多吃香。譬如你想到大學(xué)里充電讀書,明明是自掏腰包,學(xué)歷及工作經(jīng)歷都嚴絲合縫,但是只一條就讓你氣餒,填寫招生表必須有“單位”蓋章。招生老師明確告知,不管你找家什么“單位”,你必須有個“單位”。好不容易過了這一關(guān),開學(xué)后發(fā)現(xiàn)自己被編入“社會組”,估計是社會閑雜人等的意思,而其他大部分同學(xué)則按照“單位”分配了組別。
當你在日常生活里填寫雪片般的各類表格時,“單位”更是無所不在。哪怕是在幼兒園為孩子填個健康表格,或者拿到一張促銷的商品單子,身份調(diào)查欄內(nèi)都有“工作單位”一項,本來填寫為自由撰稿人,到底還是心虛,加上了全職媽媽。誰能理解自由撰稿是個啥職業(yè)呢?連到銀行開戶存款都遭到冷遇。營業(yè)員毫不客氣地說,什么自由職業(yè)?沒這一項,你就寫“無業(yè)”。
終于領(lǐng)悟了,經(jīng)過60年的洗禮,中國自由職業(yè)的根基早已從國人甚至老外的心中連根拔除。失去了單位的所謂自由職業(yè),成為失敗的代名詞。好聽的叫賦閑,不好聽的叫下崗。年紀輕的朋友聽說我要從事自由工作,沉默了半晌說,那你是什么身份呢?這是個實際問題,沒有了單位,最大的損失便是身份。你需要花費大力氣向采訪對象解釋,有時不得不搬出前單位的名字。每逢自我介紹,也不得不加上,我原來的單位是,對方才恍然大悟。年紀大的前輩則痛心疾首,一位老前輩豪氣干云,當場拍板說,你到我單位里來找個事做吧,年紀輕輕地呆在家里……而日常聽到的最多的話便是:你歇夠了嗎?你打算啥時候出來工作?
當我快在自由職業(yè)里溺斃的時候,不得不深夜自省,常常也有再找個東家的沖動。 (來源: 國際金融報)
- 上一篇:開年上班職場上演"收心計"
- 下一篇:女白領(lǐng)的四大隱憂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