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就是你自己 生活就是修行
【-職業(yè)規(guī)劃】工作上班都是生活,生活就是煩惱,而禪就是菩提,F(xiàn)在的人們,做事情時會有很多痛苦,但換個方式去看這些事情,會發(fā)現(xiàn)之所以有這些事情,是因為有很多人需要你。換個角度看,你就可以快樂地去做。
而禪的目標是讓我們安住當下,守一不移,不要轉(zhuǎn)移你的目標,這是生活禪入門的基本方法。生活禪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吃飯也是生活,工作也是生活。生活禪的中心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覺悟人生,所以能夠安住在當下;奉獻人生,所以能守一不移。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一種奉獻。
一念迷是眾生,一念悟就是佛
很多人以為信佛就是信神。其實不相信有神可以,但要相信有佛,因為佛就是你自己。佛說:眾生即佛,心凈即佛,心悟即佛,這個你要相信,信自己身上的佛性,人人皆有佛性,有佛性則皆可成佛。一念迷,就是眾生,一念悟,就是佛。信佛不是信神。但是,也正因為不相信有神,所以我們?nèi)祟惖木次分牡×耍瑳]有敬畏之心就可以為所欲為。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人可以不相信有神,但是要相信一個規(guī)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沒有這個敬畏之心,很多人就失去了約束。
恪守規(guī)律才有自在
怎樣能讓規(guī)律有個讓人警醒的體驗?就是賞善罰惡的能量。一切事物的存在,最后都是個能量而已,賞善罰惡的能量看不見摸不著,但感受得到,是宇宙的大法則,無論承認與否,這種能量都是存在的,每時每刻都在起作用。它不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針對蕓蕓眾生,不在這個眾生身上起作用,就在那個眾生身上起作用,因為生命是有共通之處的。佛說:法身只有一個,諸佛眾生同一法身。所以這種能量是普遍的,無處不在的,隨時可以發(fā)生的。要看緣,緣就是條件,條件成熟了,它就發(fā)生了。
但恪守規(guī)律是不是就不自在了呢?自在,不是說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在一定的規(guī)范范圍之內(nèi)才能真正有自在。比如國家有各種法律,但有很多人是自由自在的,因為他并不去觸犯法律。人總要有一些基本的約束,基本的約束有了,你才可能真正有自在。這就包括對規(guī)律的遵循。
而佛家最基本的倫理道德,就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些都是人們基本可以做到的。遵守五戒了,你就自由,你就自在,因為五戒所戒的,都是對己對人都不利的事情,這些事不做,應該是一個人人格上的美德。
在生活中轉(zhuǎn)煩惱為菩提
所謂生活禪,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那么生活禪的宗旨是什么呢?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佛教講大智慧、大慈悲——大智慧才能覺悟人生,大慈悲才能奉獻人生;大智慧就是自覺,大慈悲就是覺他。這就是我們學佛的宗旨,也是中國大乘佛教一智二悲的根本宗旨所在。
我經(jīng)過將近70年學佛修行的體會,覺得我們?nèi)松松钜酝猓孟駴]有第二件事。那么什么是生活呢?我們處在迷惑的狀態(tài)下,生活就是煩惱,有生活就有煩惱,有煩惱就該修行。煩惱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就體現(xiàn)在我們?nèi)粘5纳钪校捍┮隆⒊燥、人來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動念都是生活的表現(xiàn)。因為我們還處在迷失的階段,所以我們的心境、我們的生活也是一種染污的生活,染污的生活就是煩惱、就是生死。
既然煩惱在生活中,生活就有煩惱,我們怎么樣來轉(zhuǎn)化煩惱呢?就要在生活中修行,在生活中來轉(zhuǎn)化煩惱,這就是生活禪法門。也可以說生活就是煩惱,禪就是菩提,在生活中轉(zhuǎn)煩惱為菩提,這就是生活禪。
起心動念中勤修“戒定慧”
當然這里所說的禪,不僅僅是禪宗的明心見性、參話頭的禪,而是把所有的修行都融攝在生活當中加以落實。因此要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眾。這四句話既是修生活禪的四句口訣,也是我們修一切法門的根本要領(lǐng)。
而修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就是戒定慧——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在生活中息滅貪嗔癡,在生活中凈化身口意。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根本內(nèi)容。修行可以在一切地方落實,我們起心動念的每一個當下都是修行的最好時刻,處處可以落實,時時可以進行,將生活變?yōu)橐环N實實在在的修行實踐。
佛法落實在什么地方呢?要落實在世間,世間實際上不等于我們這個塵世,世間就是煩惱,世間就是生死。要在生死中修行佛法,離開了生死、離開了煩惱,佛法也就沒有什么作用了。所以佛法要在生死中求,在煩惱中求,在污泥濁水當中求。佛法是一種對治法門,對治我們的煩惱,對治我們的生死,所以要將佛法融化于世間。
將個人融化于大眾
最后要將個人融化于大眾。因為我們個人總是非常渺小的,佛說世間沒有一件孤立的東西。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就是仗因托緣而來,我們生存在這個世間還是仗因托緣而生存,我們學習佛法,成就世間一切事業(yè)都是仗因托緣而有。所以我們一定要將個人放在大眾中,不能離開大眾而尋找個人的安閑自在。因為個人的安閑自在正是大眾的成就,沒有大眾的成就就沒有我們個人任何一點小的成就。所以我們一定要以感恩的心來面對大眾,面對世界,面對天地萬物。(中國鞋網(wǎng)—最權(quán)威最專業(yè)的鞋類資訊中心)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