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媽催生潮童經濟 奢侈童裝市場廣闊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隨著“靚媽”催生潮童經濟,未來奢侈品童裝領域將有較為明顯的增長。2013年倫敦國際時裝周的壓軸大戲,是一群靚媽帶著潮童們在T臺上走秀,向大眾展示奢侈時裝品牌兒童系列的最新風尚。這些“蘿莉正太”們身著博柏利(Burberry)、拉爾夫·勞倫(Ralph Lauren)、湯米·希爾費格(Tommy Hilfiger)、·雅各布(Marc Jacobs)等各大奢侈品牌煞有介事地穿行于T臺之上,甚至比真正的模特更引人側目。
盡管今年奢侈品行業(yè)傳遞出了“降溫”信息,但是全球的高端消費人群對自家兒女的預算并沒有縮減,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大牌開始盯上童裝和兒童產品這個特定市場。在北京、上海的高端百貨商店,奢侈品童裝柜臺非常搶眼。不久前六一兒童節(jié)期間,奢侈品童裝的銷售也迎來了一個小高潮。
從目前的奢侈品集團財報看,童裝僅占集團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但是隨著“靚媽”催生潮童經濟,未來奢侈品童裝領域將有較為明顯的增長。對女性而言,孩子就是自己的迷你版,女性想看到自己的時尚品位在孩子身上延伸,而家庭也是婚后女性的主戰(zhàn)場,女性想讓自己的品位在家庭的細節(jié)中得到詮釋,包括孩子。不少潮媽表示,愿意從自己的“購奢基金”里面劃出一部分打扮自己的“小公主”!靶∨笥讯紣勖,也知道這些牌子,穿在她身上好看,她高興我也有面兒!
如今奢侈品炫耀性消費在一二線城市中仍然占有不小的比例,消費者對奢侈品的好奇心沒有得到滿足。中國女性對奢侈品的鐘愛更多表現在生活中,因而奢侈品力圖在童裝和家居等各個領域迅速滲透給中國的女性消費者。
眾所周知,因為兒童一般不直接參與購買奢侈品,童裝消費實際是家庭成員中女性消費的延伸,因此如何俘虜潮媽們的心就是大牌所要考量的直接問題。
奢侈品大牌們將目光投向兒童已經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奢侈品牌迪奧(Dior)早在1967年,就在當時設計總監(jiān)馬克·博昂(Marc Bohan)的主持下,將迪奧童裝(Baby Dior)推到了法國巴黎蒙田的店鋪里。其他品牌也不甘示弱,幾乎在一瞬間,從古姿(Gucci)到博柏利,從芬迪(Fendi)到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美國品牌DKNY、法國品牌克羅耶(Chloe)還有朗萬(Lanvin)等各大著名服裝品牌不僅開設了童裝副牌,更是片刻不停地擴張著自己的童裝店鋪。這些奢侈品牌原本就擁有足夠多的專賣店和穩(wěn)固的消費市場,因此在推廣童裝時可謂駕輕就熟。
在北京新光天地,奢侈品童裝的渠道銷售并不在一層的旗艦店中,而是和其他大牌在百貨童裝區(qū)內,這樣的情況也發(fā)生在上海高島屋百貨。古姿方面表示,這些旗艦店當初在規(guī)模上沒有專門設計區(qū)域,而童裝是近幾年才開始進入中國,因此沒有進入店鋪做展示,而是和別的品牌一起放在高端百貨的童裝區(qū)內,但是因為有大牌的聚合,另外在孩童空間比較有認同感,反而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yè)績。
另外,古姿表示,未來會考慮在大城市的地標性旗艦店設置專門的童裝展示區(qū),并且還會輔以游擊店(Pop-up store)的形式做多種形式的推廣。近幾年,這種臨時店鋪概念是為自己限定一個時間,找一個出人意料的地點作為臨時銷售點,諸如LV、川久保齡等許多時尚大牌都有所嘗試。和成人服裝不同的是,童裝涵蓋的年齡層廣(0~14歲),在設計上不僅極具,且產品更多元。大到風衣、小到襪子、頭花,都有不同花色、不同面料、不同材質可供挑選,產品線非常豐富。迪奧童裝像是一個迷你的全時尚帝國,為初生嬰兒到12歲的兒童設計,從到奶瓶,從玩偶到禮盒,從衣裙到配飾,你可以想象到的各種童裝和配件全部包含其中。
而在童裝產品中為0~36個月寶寶生產的產品成為品牌價值滲透的關鍵。無論是印有“My First(吾之初愛)”字樣的嬰兒圍兜,還是標語為“My First Gucci”的嬰兒連體爬行服都牢牢的拴住了初為人母的女性消費者的心。(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