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要點告訴你,奢侈品行業(yè)遇到了啥問題
【中國鞋網(wǎng)-要聞分析】這是一份來自巴黎銀行的報告,他們總結了奢侈品的危機。
周期性不景氣
奢侈品一個固定成本行業(yè):品牌傳播,世界各地開旗艦店,員工開支和運營環(huán)節(jié)中的支出都很大。而奢侈品運營本身是有周期性的,一旦銷售放緩,就有可能出現(xiàn)利潤率嚴重下降的問題。
貧富差距縮小了
一般來說,貧富差距越大,奢侈品賣得越好,因為富人總是想通過買東西彰顯身份。但是邊際稅率的提高縮小了貧富差距(邊際稅率是指再增加一些收入時,增加這部分收入所納稅額同增加收入之間的比例。富人掙錢多,納稅也多,相對來看和窮人的收入差距就縮小了。),所以奢侈品也沒有那么好賣了。
大家都覺得自己沒錢
歐元區(qū)的財政緊縮和中國房價下跌都讓人覺得自己好像并不是很有錢,沒法隨性所欲買買買。
中國經(jīng)濟放緩
10 年前,中國對奢侈品市場的貢獻率還只有 3%,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達到了 30%。中國的市場會影響全球奢侈品銷量。
稅率變動
歐美市場因為邊際稅率問題,奢侈品銷售受到影響,原本這種影響可以被俄羅斯和中國等市場消弭,但中國也可能會提高關稅和奢侈品消費稅。
貨幣波動
歐洲奢侈品市場的支出一般用歐元或者瑞士法郎結算,收入一般用美元或者美元相關貨幣結算,歐元升值導致 2014 年前 9 個月奢侈品市場暗淡,但好在美元堅挺,剩下的幾個月行業(yè)恢復了生機。同樣的,奢侈品貢獻率在 10% - 15% 的日本市場,日元的崩潰對奢侈品市場的打擊也很大。
大家都怕旅行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能是一種錯覺,從全球來看,世界性疫病和恐怖襲擊都減少了人們的出游機會,而旅行消費對奢侈品來說非常重要。在過去的 20 年中,金融投資者 4 次抄底購買奢侈品的時機分別是:“9·11”、1990 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2003 年的“非典”,以及 2008 年雷曼兄弟破產(chǎn)。
賣奢侈品最多的城市遇到了問題
香港的奢侈品銷售量很大,占到全球軟性奢侈品的 10% 和硬性奢侈品的 20%,“占中”影響了奢侈品銷量。同樣的,法國的《查理周刊》事件也影響了法國的奢侈品銷量。
奢侈品不再神秘
隨著品牌加速擴張,全球開店并打促銷牌,許多奢侈品牌都面臨著品牌價值被稀釋的問題,過度曝光使得品牌越來越平庸,消費者會遠離這樣的品牌(巴黎銀行舉了 Coach 的例子)。而當銷售下降時又要保持格調(diào),對品牌來說也是挺難的。
并購問題
公司收購時過高的價格可能影響公司的資本回報率。2007 年,奢侈品集團開云以 52 億歐元(約合 370.95 億元人民幣)收購了運動品牌 Puma,運動服飾的毛利率遠不及奢侈品,后來 Puma 拖累了 Kering 的整體估值。巴黎銀行認為這樣的合并和收購是很有風險的。(中國鞋網(wǎng)-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