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真的黑嗎?實體店的產(chǎn)品究竟能掙多少?
在實體店買東西真的貴嗎?真的黑嗎?如果你覺得是,那你就太不了解實體店了,今天我來告訴你一家實體店的產(chǎn)品究竟能掙多少,只要是開實體店的,無論是哪個行業(yè),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都離不開這個模型。
我們先來說一下產(chǎn)品,門店正常的主銷產(chǎn)品,一般的標價都會在產(chǎn)品的進價基礎(chǔ)上乘以2.5到3倍,比如100的產(chǎn)品會標在250或者300,但是當顧客真正喜歡的時候,門店一定會打個折的,比如說八折或者是七折,我們就按八折來算吧,那就是實際的成交在200或者240,對吧?
那么你從表面上看,進價100的產(chǎn)品賣200或者240,這就是你覺得實體店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你覺得門店還是掙了很多,有50%-59%。
還有就是費用,那門店的費用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浮動費用,比如人員、推廣、活動、服務、物流用損耗等等,這些都是屬于浮動費用,浮動費用是不能省的,因為像人員、推廣、活動等等這些浮動費用的投入是用來換取銷量的。
所以通常情況下,無論門店的銷量有多大,浮動費用在門店的占比是固定的,10%是少不了的,因為沒有這個點位的費用是換取不了門店銷量的,明白嗎?
第二個部分是固定費用,比如說房租、水電折舊等,這些就是固定費用,如果門店銷量差,那么固定費用的占比就會大,如果門店的銷量好,那么固定費用的占比就相對而言會小一些,但是不管怎么樣,門店的固定費用20%也是少不了的,有些位置好一點的,面積大一點的門店還不止這個占比,我們就拿20%來算好了,那把浮動費用與固定費用加在一起,不就30%沒了?
那么這樣我們就能算得出來,如果只算產(chǎn)品,可能是掙了50%-59%,那如果是去除費用的30%,剩下的不就是20%-29%嗎?所以不要再說實體店的產(chǎn)品貴,實體店黑了。
- 1穿這種鞋上班的年輕人,你惹不起
- 2拋棄你的高跟鞋吧,現(xiàn)最流行的是“
- 3脫掉老爹鞋吧!今秋流行穿“德訓鞋
- 4國慶出游,去了上海才發(fā)現(xiàn):老爹鞋
- 5羽絨服+鯊魚褲+老爹鞋:秋冬流行搭
- 6秋季時尚潮流:平頭鞋取代小白鞋,
- 7今年火了一雙平底鞋,叫“德訓鞋”
- 8今年不流行運動鞋了,“平頭鞋+闊腿
- 9秋天別再只顧上半身,用對牛仔褲+小
- 10入秋之后才發(fā)現(xiàn):會穿的女人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