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辭職,還是讓老“炒自己魷魚”?
在某文化培訓公司工作一年的崔楠現在面臨著一個抉擇,不知道是繼續(xù)留在公司還是換一個行業(yè)從事一份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因為她覺得她性格有點內向,不太適合做業(yè)務,但項目推廣是這個公司的主要工作。而自己在公司工作近一年了,由于是學計算機的,十分缺乏企業(yè)管理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但公司緊俏的培訓機會都是給已經有專業(yè)基礎的老員工,她成了最需要培訓又最不可能被培訓的人。要是沒有業(yè)績的話,公司的基本工資也不是很高。她覺得要是長期這樣下去的話,公司早晚有一天會把她辭掉。這兩天,公司內部傳來消息說年底公司要裁掉一部分人。她是主動辭職呢?還是等著公司“炒自己魷魚”呢?她很矛盾。
河北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會職業(yè)規(guī)劃師時浩認為小崔現在是剛工作一年的職場新人。作為一個職場上的新手,幾乎都會面臨這樣的現狀:努力工作沒有得到公司領導認可,培訓的名額、出頭的機會,都讓老員工占了。職場新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是不是就沒有機會了?是不是一定要辭職呢?有沒有可能脫穎而出呢?時浩認為,小崔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出手也許會有意外的收獲。
梳理情緒,整理自己的人力資本
梳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然后整理自己人力資本,這也是決定她去留的問題主要原因之一。她應該思考做這份工作能不能給她帶來真正的快樂?為什么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沒有把它做好?自己做這份工作的優(yōu)勢在哪里?是哪些原因導致自己的業(yè)績不太理想?這些原因自己能不能克服?如果把這些問題想清楚了之后她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半。
克服浮躁的心,積累自己人力資本
剛工作不久的職場新人心比較浮,憑著自己感覺來找工作,今天覺得做業(yè)務好,明天覺得做文秘不錯,后天又想做管理。結果自己總是在試用期,總是拿試用期的工資。這樣自己的人力資本沒有提升多少,也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如果在一個單位工作兩三年,自己的心態(tài)可能會穩(wěn)一些,工作能力會得到提升,工作經驗會積累一些。自己的人力資本得到提升后,無論在哪里做對自己都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用心工作,從小做起步步為營
用心工作就是不斷地思考自己怎樣把工作做得比別人好。思考自己工作失誤的原因,不斷地總結自己。凡事應從小做起,聯想集團副總裁郭為初當初進聯想時,是該集團第一個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員工,但他的第一份工作卻是給領導開車門,拎皮箱。所以,做工作就應該用心工作、精益求精,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這樣才能得到領導真正的認可,也才能實現自己職業(yè)目標。
- 上一篇:斷送職業(yè)生涯的心理陷阱
- 下一篇:4招破解職場女性的“27歲定律”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