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你不可以不做馬屁精
某公最逞官威,下屬行事略不當意,輒痛叱之。眾皆畏服,不敢通一語。惟某君與之相處甚篤,偶涉戲謔,亦不以為忤。眾惑,問其計,對曰:無他,我有一術(shù),“撫順毛”矣。
對于“撫順毛”一詞,養(yǎng)過小狗小貓的朋友應有體會。筆者從前也曾蓄一犬,可能是伺候過頭的緣故,竟至將其慣出毛病來。該犬就像許多領導干部一樣,聽不得批評,你哪怕是跟它說話時聲音大點,它都能跟你慪氣半天;而要討好它卻殊不容易,較為有效的法子,是替它按摩及抓癢。而且你還不能亂抓一氣,須得順著它毛發(fā)生長的方向,輕輕下手,像潯陽江頭的琵琶女奏曲一樣,“輕攏慢捻抹復挑”,它才一身舒坦。這樣的技術(shù)活,沒有專業(yè)經(jīng)驗者幾難勝任。
與之相比,給上司“撫順毛”,技術(shù)難度顯然更高,但因為正人君子們在這方面一貫“多做少說”甚或“只做不說”,使職場上的后生小子茫然不知其訣,必得要筆者出面歸納總結(jié)、解惑授道,才算初泄天機。
其實,作為一個篤信“職業(yè)無貴賤之分、惟社會分工不同”觀點的人,人人平等是我至今仍未泯滅的理想。因此,我對一切刻意拍上司馬屁的行為在理性上有點排斥。不過,放眼現(xiàn)今的職場人際,已莫不遵循“外面都是人才,里面都是奴才,奴才招人才,人才變奴才”的普遍規(guī)律,我們除了被動或主動地成為“馬屁精”之外,你說,還有啥法子哉?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句話,放諸職場同樣是非常準確的。對不諳世情及自命清高的后生小子,可套用《天下無賊》里劉德華說的一段臺詞,“你憑什么不拍馬屁啊?你憑什么不能向人低頭?憑什么?是因為你單純?你傻?生活要求你必須要聰明起來。我們不讓你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騙。什么叫大惡?欺騙就是大惡。”
筆者當然不愿做“大惡”之人,所以才一咬牙要將我對“馬屁學”的研究心得,隆重介紹出來。據(jù)我歸納,若以水平高下而論,拍馬屁當有三種境界。
“不懂事”
與筆者一樣,這種人天生反骨,見誰都不服氣。喂喂,你說啥,叫我拍領導馬屁?喔靠,俺可是憑本事吃飯,縱使不拍馬屁,領導能奈我何!于是乎,領導敬酒我不喝,領導走路我坐車,領導講話我羅嗦,領導私事我瞎說,領導夾菜我轉(zhuǎn)桌,領導聽牌我自摸。對于這種頭腦拎不清的朋友,老人家們斥之為“不懂事”。
“不懂事”就要付出代價。筆者有位能力不錯的朋友,一次其部門主管交辦他寫一份報告,可能是初涉職場經(jīng)驗不豐吧,也正好那幾天要做的事特別多,他當場就硬邦邦地給頂了回去:“我不寫!這不屬于我的本職工作!币驗檫有其他科員在場,他的主管盡管很尷尬,但也沒有當場開國罵。然而就從那時候起,他們之間原本非常融洽的部屬關(guān)系,就徹底地劃上了句號。
我的那位朋友也心知闖下大禍,此后他比別人更勤奮地工作,希望能改觀主管對他的惡劣印象;幸好他的主管也很大度,從不舊事重提,還是像以往那樣和和氣氣,給予他必要的關(guān)心和指點,幾乎令他相信身邊的每個人都已忘記了那段不痛快的經(jīng)歷。但讓他經(jīng)常悶悶不樂的是,眼看著別人加薪的加薪、升遷的升遷,卻始終沒有自己的份。他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在工作2年后,朋友知道不會再有機會降臨到自己頭上,就決心辭職離開那家單位。臨走前,他客氣地請他的主管指出自己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主管就送了他一句話:“一次沒把工作做好,下一次還可彌補;得罪上司一次,可能永遠改變不了上司對你的偏見。”朋友說他至今還是十分感謝那位主管的坦承,讓他明白了一個人犯錯后遲早要“拉清單”的道理。如今,據(jù)稱該朋友在新單位里人際關(guān)系處理得特別好,蓋因他以前在這方面吃過苦頭,早已學乖了吧。
“不得法”
這類馬屁精“功力”較淺,一站到上司面前,頓時像被抽去脊梁骨似的,面露奴顏卑膝之色、口吐阿諛奉承之辭,媚態(tài)大批出籠,什么肉麻的話都敢往外冒。由于表演太過露骨,故一眼就能被人識破,甚至還會“馬屁拍在馬腿上”,反惹惡感。舉個例子,某人在公園見到局長帶著孫子散步,趕緊趨前鞠躬說:你這么小的年紀就成了局長的孫子,真不簡單!這樣的“贊美”令人惡心。
筆者的一位朋友,也曾有過類似的精彩表演。該朋友在某單位任普通科員之職,卻頗能見機行事。一日晨間,去隔壁辦公室串門,正好目睹該部門主管為示民主、正親自動手打掃衛(wèi)生呢。朋友一看正是拍馬屁的大好機會,就半開玩笑地“教育”其幾名下屬曰:“你們是怎么做人家手下的?居然叫領導干活!痹撝鞴苴s緊澄清:“我正在依醫(yī)囑實施我的減肥計劃哩!倍鋷酌繉僭缫褜ε笥雅肯嘞蛞。由于朋友那天露了這么一手,遂以“馬屁精”揚名全單位。
因此,若用貶低自己或他人的方法來討好上司,可謂只知拍馬屁的重要,而未諳“馬屁學”的精要;同樣討人嫌的還有另外一種人,他們同意上司提出的每一件事,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完全贊成”,而從不發(fā)表不同意。
與處處碰壁的“不懂事”者與手法笨拙的“不得法”者相比,此類人是真正的高手,他們往往從上司的一個眼神里,就能盡悉其喜好;每句話、每件事都能投其所好,考其“馬屁功”,確已練到“不一般”的境界。比如,獲知上司的家人所崇拜的某歌星要開演唱會,就不惜掏高價購得甲等票兩張奉上,還裝作隨意的樣子說是朋友送的。這樣馬屁精,應可稱得上功力九段了吧?
“小兒科!”一位職場高手從眼鏡圈外斜射出眼光來。據(jù)他講,但凡真正善拍馬屁者,無不深諳心理學,而且在小細節(jié)上從不馬虎,如此方能將拍馬屁這一備受爭議的行為提升到藝術(shù)的高度。在他看來,若是論技術(shù)含量,像給上司送演唱會門票的做法,當算不得高明。
職場高手以一個段子來佐證了他的以上論述:一職員晚間加班,忽接主管電話,關(guān)照說是夜里有風雨,回去前別忘了關(guān)窗。職員趕緊說:“我這就馬上去關(guān)窗子,請您放心。”而實際上,當時窗子是緊閉著的。
這里面深藏大學問。換成筆者,可能早就沉不住氣,要大聲嚷嚷起來:“這個還要你說?俺已經(jīng)把窗子關(guān)好啦!鳖I導想到的俺也早已想到,這下總該有資格拿一面大紅獎狀了吧。職場高手卻已在一旁大呼“此言差矣”,他作了一下對比:主管聽了筆者這樣的回答后會怎么想——咦,原來我打這個電話還是多事了?心情很是不爽;但是,當該馬屁精職員“睜著眼睛說瞎話”,其結(jié)果就大不一樣,領導就自認為是做了一件很有必要、有意義的事情,而且在摞下電話后,興許還會為自己的細心周全、聰明過人而沾沾自喜哩。
不過,我亦深知單憑個人的經(jīng)驗,并不足以領悟到這樣深奧的道理。與此同時,總是覺得像這樣挖空心思取悅領導實在是太累啦。但我也不得不承認:處在一個強調(diào)威權(quán)、父權(quán)式管理、單向式領導的組織,或是重視人際關(guān)系互動勝于績效管理的企業(yè),決策權(quán)都掌握在老板手中,凡事都由其來判定,職場環(huán)境的文化使然,部屬自然非討好老板不可。
以前在看宮廷戲時,我覺得很納悶:這些皇帝老兒怎么個個其蠢如豬,明知和珅之流是十足的馬屁精,還要快用重用?直到最近聽一位企業(yè)家談體會,才算明白過來。這位企業(yè)家說的一句大實話是:“逆耳忠言當然要聽,但若是有人每天都說你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講得人信心都沒有啦,誰受得了耶?”而皇帝老兒的心理承受能力,比現(xiàn)代的企業(yè)家們還要差得多,如果周圍都是魏徵、劉墉等諫臣,屢屢“批逆鱗”,氣得他老人家的小心肝撲通撲通直跳,豈能不雇幾個馬屁精鬧鬧“眼前歡”、調(diào)劑一下心情?是故,歷朝歷代的弄臣佞臣總是滿坑滿谷、層出不窮,且每每處于強勢地位。
現(xiàn)代職場的情況也是如此,誰不喜歡聽奉承話呢?好比說,筆者雖然如今在單位里“處在最底層、拿著最低薪、干著最累活”,自然是希望最好不必向上司拍馬屁,也見不得別人溜須拍馬比我出風頭;但有朝一日我老人家時來運轉(zhuǎn)、也官至“萬人之上”啦,手下的一幫人,這個陪笑臉、那個表忠心,偏偏有個家伙啥表示也沒有,自然就要龍顏大怒:咦,敢情你是不服我呀?興許當時就要祭雙小鞋給他穿穿。
但是,你若換一種眼光來看問題,會發(fā)現(xiàn)奉承其實也是一種美德。想過沒有:上司是孤獨的,所有的管理書上都要求主管必須激勵、肯定、獎勵部屬,但是有誰來關(guān)心上司呢?別忘了,他們也是需要掌聲的一群人。所以,若是能巧妙地運用奉承手法,讓你的上司欣賞你、讓你的同事幫助你,營造一種和諧的工作氛圍,同時不失自己做人的尊嚴和修養(yǎng),于己無損、于人有益,豈非大好?
當然,有良好表現(xiàn)和工作業(yè)績是個前提。一位優(yōu)秀的管理人員,總是喜歡“只會生蛋不會叫”的母雞,多過“生蛋少而小”甚至“不會生蛋只會叫”的那種類型的三八雞。
- 上一篇:如何把握同事間的最佳距離
- 下一篇:4招破解職場女性的“27歲定律”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