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文化為時尚帶來的不僅是球鞋,還有話語權的改變
據時尚搜索平臺Lyst分析,2019年第一季度最受男性消費者歡迎的前十樣產品首次統統被球鞋占據,并指出「運動鞋類現在是全球男裝目錄中最多人搜索和購買的商品類別……預計到2025年,這個細分行業(yè)將擴張至951億美元!
有人會問,搶不完的球鞋、不重樣的T恤、舒適有型的衛(wèi)衣,它們是否也只是喜新厭舊的時尚圈的過客,并終被拋棄?
調研機構Strategy&和Hypebeast聯手發(fā)布的最新報告卻認為,你們都看錯重點了:
街頭風格并不是時尚中的一個類別,而是一種橫跨時尚、藝術和音樂的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關注球鞋是否還會繼續(xù)火熱下去,你就看錯點了;關鍵在于,這個流行文化背后的思維模式將持續(xù)下去。
以上所指的思維模式,是時尚中話語權。
從前,時尚的話語權掌握在著名設計師和時尚雜志等「業(yè)內專家」手中,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體系。
而街頭風格,這種原本就基于「草根」亞文化風尚,則更強調「真我(authenticity)」和「社群(community)」感,因而社交網絡自然成為成員可參與的文化交匯和孵化的媒介。
當代街頭穿著和廣義時尚行業(yè)的對抗性并不是球鞋和包包的對決,而是在于誰在決定潮流。
更延伸地說,時尚的話語權,已經從由品牌和媒體制造,再輸出(教育)給消費者,變?yōu)楝F在以部分消費者為主導的情況。
其實,街頭文化本身的起源和發(fā)展歷程也充滿了「顛覆性」。
隨后,嘻哈文化和說唱則將「打破規(guī)則」的文化進一步推廣,都打破了「自上而下」的枷鎖。
街頭風格就和藝術家的街頭藝術作品和嘻哈音樂人的歌詞一樣,表達著年輕人的態(tài)度,因此,「真我」是這個文化最強調的特質之一。
除此以外,隨著街頭風格日益風靡全球,其有助于強調「限量」和「搶購」性質的「drop」銷售模式也開始滲入更廣泛的時尚界。
一般來說,時尚品牌會一季一次過放出完整系列產品,但Supreme卻開創(chuàng)了「drop」模式。
「Drop」模式下,Supreme每隔一個短的時間周期會限量發(fā)布部分新品,讓消費者更高頻次地到店,并創(chuàng)造「社群」和「內圈」感——只有最核心的人才知道什么時候在哪里能搶到好的東西(有一個說法是,Supreme的店員甚至會選客人,如果他覺得顧客不是「自己人」,很可能有貨也聲稱沒貨),外圈人只能通過二手市場買溢價貨。
就通過pop-up形式在全球限量發(fā)售和KAWS合作的2019年春夏系列,而Burberry則將品牌拆分為不同副牌,其中更偏街頭風的B Series同樣也是以「drop」模式銷售。
雖然街頭風格的特質很明晰,也有不少奢侈品欲借此尋找新生,但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個街頭時尚網站Highsnobiety的用戶調查顯示,89%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可辨別品牌營造的街頭文化氣息到底是「真」的,還只是營銷附和。
但從個人觀察看來,近來似乎只要貼上了Virgil Abloh、KAWS或Takashi Murakami名字的東西,無論是什么,都會立馬被搶購一空。
- 百麗時尚以創(chuàng)意驅動品牌成長,持續(xù)滿足消費者多元化時尚需求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