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服飾企業(yè)的海外擴張之路
前不久,海瀾之家正式進軍日本市場,于東京永旺夢樂城開了一家190平米的門店,并力爭今年開設3家店。這也是該品牌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布局門店后,在海外市場開拓的新版圖。
不只是海瀾之家,、UR、、李寧、江南布衣、波司登等服裝品牌,都在發(fā)力海外市場,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進一步提升國際形象。
提及“出海”開店,國內(nèi)服飾品牌早在十多年前就已付諸實踐:2000年起,開始進軍美國、西班牙、波蘭、希臘、法國等歐美市場;2004年,江南布衣開始進軍國際市場;2010年,以純選擇進駐印度、東南亞國家;2012家,波司登選擇英國、美國市場;2016年,安踏選擇中東、東南亞、東歐市場;2017年,海瀾之家海外首店亮相馬來西亞吉隆坡My TOWN,后逐漸向泰國曼谷、越南胡志明市擴張。
不過,海外布局門店并不見得是一帆風順的,仍存在許多挑戰(zhàn)。以波司登為例,該品牌于2012年在倫敦中心Mayfair區(qū)開出首店,正式進軍海外市場,但在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波司登于2017年2月關閉了該門店和官網(wǎng),海外擴張計劃也由此擱淺,直到2018年重新啟動倫敦旗艦店。
同樣面臨經(jīng)營挑戰(zhàn)的還有李寧。雖然李寧在紐約時裝周上爆紅,但國際市場收入表現(xiàn)一直較為平淡。李寧2018年財報顯示,上半年,李寧來自國家市場的收入約為7364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9.5%,且收入占比為1.6%;2018年全年,李寧國際市場收入達到2.49億元,較2017年同期上升3.7%,但國際市場收入在總收入的占比重仍未超過3%,僅為2.4%,且較2017年同期有所下降。
不僅是國內(nèi)服飾品牌,國外服飾企業(yè)在開拓中國市場過程中,也是波折不斷,尤其是近兩年,TOPSHOP、FOREVER 21等快時尚品牌不斷撤離,足以說明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正是在國外快時尚品牌逃離中國市場的背景下,國內(nèi)服飾品牌反而再次掀起海外開店潮。2018年,森馬開出海外首店,MJstyle首進日本市場,海瀾之家首次入駐新加坡,波司登重啟倫敦旗艦店……
探究其原因,不難發(fā)現(xiàn),服飾企業(yè)的轉(zhuǎn)型升級初見成效。據(jù)贏商網(wǎng)監(jiān)測的國內(nèi)49家上市服飾鞋履企業(yè)2018年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49家企業(yè)2018年總營收達2550.5億元,較2017年有10.5%的同比增長;凈利潤方面,同比增長16.46個百分點,且超六成企業(yè)營收、凈利雙增。
另一方面,走出國門也正是品牌轉(zhuǎn)型升級的一種營銷策略,不僅實現(xiàn)新的利潤增長,還能樹立民族自信心,提升國際影響力。當然,開店只是一部分,在國際舞臺上的登臺亮相,某種程度也助推了品牌的國際化進程,2019春夏紐約時裝周上,就有19個華人品牌登場。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不少服飾企業(yè)對海外開店仍持樂觀態(tài)度。自2017年7月正式進駐吉隆坡起,海瀾之家在2年的時間里,于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開設近40家門店,計劃2019年在日本開設三家門店;以日本門店開啟海外布局的MJstyle,計劃在未來的幾年,于菲律賓、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開設門店;森馬與M.A.Alabdulkarim&Co.Ltd.公司已經(jīng)達成未來五年的開店目標與采購計劃,表示將陸續(xù)拓展中東、中亞及東南亞部分國家,尋求與當?shù)貎?yōu)質(zhì)零售商、批發(fā)商建立合作關系,逐步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http://img2.cnxz.cn/photo_upload/news/202007/10/20200710113944924.jpg)
疫情爆發(fā)以來,許多商家的日子更不好過,堆積的庫存成為壓在他們心頭的一座大山。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5月,我國工業(yè)企業(yè)產(chǎn)...
[詳細]![](http://wvsf.cn/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