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手機站

微博 |

我的商務中心

中鞋網,國內垂直鞋類B2B優(yōu)秀門戶網站 - 中鞋網 客服經理 | 陳經理 鐘經理
你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營銷管理 > 做品牌不是110米跨欄

做品牌不是110米跨欄

2008-08-21 11:30:16 來源:全球品牌網 中國鞋網 http://wvsf.cn/

    原本應該是一場很正常的賽事退出,如今卻搞得一片烏煙瘴氣。都是商業(yè)惹的禍! 

    但躍然紙上的贊助商聲明讓我們分明看到商業(yè)規(guī)則背后的悲哀,一邊是商業(yè)背后的新聞發(fā)布會策劃,一邊是力挺劉翔的公眾呼聲,一邊是贊助商紛紛揚揚的挺翔聲明,一邊是添油加醋的商業(yè)炒作,真是不亦悅乎。

    從照顧公眾情感角度,我們不能指責贊助商們的聲明,更不能由此就看扁品牌價值,但從贊助商吸引眼球的迫切性可以看出奧運營銷雙刃的本性、營銷的急功近利和撇清干擾的蹩腳公關技巧!21世紀經濟報道》最近援引并分析了奧運營銷的得失,且不論這份報告是否權威,但從一個側面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中國企業(yè)對奧運營銷的理解與執(zhí)行尚欠缺許多。如果贊助商們單純?yōu)榱苏疹櫰放贫暶髯约旱牧鲋档美斫猓敲磸闹羞M行商業(yè)炒作就顯得不那么智慧。什么是商業(yè)?企業(yè)贊助體育明星的目的是什么?我們?yōu)槭裁催x擇奧運營銷?明星代言為何漸失公信力?消費者的品牌消費理性為何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

    奧林匹克精神如果沾滿了銅臭,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沉默?事實上,人類商業(yè)文明的進程決定了沒有改變不了的人類活動,關鍵是什么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凈土?

    正如鄭展威個人觀點所認為的,盡管多數企業(yè)的奧運營銷效果不盡如人意,眾多企業(yè)交付的學費顯得有些昂貴,但不論奧運營銷成功與否,對于長期以低成本為核心競爭力的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來說,這還是一個值得嘗試的開端——因為那些被消費者們長久記憶的奧運會贊助商品牌,同樣曾走過一條并不平坦的體育營銷之路。

    我真正擔憂的是,贊助商們如何向企業(yè)的健康、持續(xù)交上階段性滿意的答卷。畢竟,做企業(yè)不是110米跨欄,做品牌亦然。

    我們需要反思的是商業(yè)傍了體育抑或體育嫁了商業(yè)的雙面,而不是爭吵和辯論。停止吧,所謂的子丑寅卯,所謂的對與錯,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比奧運更精彩的是我們平凡的生活和日復一日的日子,這才是我們真正所要的。

    此時此刻,不解釋比解釋更加真實、公信并獲得更多的理解與尊重。

    《2008奧運營銷報告》“一家之言”:九成贊助商未賽先。

    以下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雖然僅為一家之言,但中國品牌研究院8月1日發(fā)布的《2008奧運營銷報告》還是為奧運營銷的參與者們敲響了一記警鐘。該報告指出,截至7月21日,在62個北京奧運贊助商中,90%企業(yè)的奧運營銷未獲成功,奧運營銷的巨額投入將無法獲得足夠的回報,唯有10%的企業(yè)取得了較好的營銷效果。該報告的結論是,唯有強生、伊利、可口可樂、VISA、聯想、百威、金龍魚這7家企業(yè),最終有可能借助北京奧運會贊助商身份獲得巨大成功。

   此項研究的依據是該研究院的品牌美譽度評估模型。這個評估模型建立于2005年,并且每年都會對外發(fā)布品牌美譽度調查報告,這次他們把這個模型運用到了企業(yè)的奧運營銷效果上。

  品牌美譽度大考 7家企業(yè)過關

  中國品牌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7月21日,按照奧運營銷的投入估算,90%以上北京奧運贊助商的品牌美譽度未能提升到應有的水平。在這項針對全國15個城市3000個消費者所作的調查中,強生、可口可樂和伊利成為最大的贏家,品牌美譽度的增幅超過60%,奧運營銷效果遠遠超過常規(guī)營銷手段。VISA、聯想、金龍魚、百威等企業(yè)的奧運營銷,也有出色的表現,品牌美譽度大幅度上升。

  而長城葡萄酒、UPS、阿迪達斯、松下、通用電氣(GE)、麥當勞、中國移動、三星、皇朝家私、海爾、中國網通、亞都、中國銀行、青島啤酒等14家企業(yè)所取得的奧運營銷效果,僅僅略好于常規(guī)營銷手段。

  思念食品、統(tǒng)一方便面、夢娜、歐米茄、奧康、華帝、士力架巧克力、燕京啤酒、立白、柯達、千喜鶴等11家企業(yè)的奧運營銷效果,只相當于常規(guī)效果。其余30家企業(yè)的效果,甚至遠不如常規(guī)營銷,多達25家企業(yè)的品牌美譽度增幅在5%以下。尤其是國航和恒源祥,品牌美譽度的增幅甚至為負值。

  品牌美譽度是檢測企業(yè)營銷效果的一種工具。有國外的研究表明,品牌美譽度每上升一個百分點,將為企業(yè)拉動約0.32%的銷售量。

  平時大家習慣引用的一個數據是,同等投入下,奧運營銷的效果要超過常規(guī)營銷的2-4倍,這也是眾多企業(yè)爭奪奧運贊助商資格的原因。但中國品牌研究所認為這種理論并不全面,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第一次系統(tǒng)化地建立贊助商體系以來,直至2004年雅典奧運會所累計的144家奧運會合作伙伴中,只有不到30%的企業(yè)是在奧運項目上盈利的。

  對于這一點,中國品牌研究院在今年2月發(fā)布的《2007中外品牌美譽度調查報告》中,也指出了一個反例——沒有成為北京奧運贊助商的肯德基,其2007年品牌美譽度的升幅甚至是麥當勞的2倍。

  如果以聯想為例,其每年的廣告預算高達10億元,這些費用即使不用在奧運營銷上,投入到其他的廣告營銷當中,也能幫助提高其品牌美譽度和銷售業(yè)績。根據中國品牌研究院提供的數據,在常規(guī)年份,聯想品牌美譽度的增幅約為20%。而借力北京奧運會展開營銷,聯想確實獲得了較好的回報,2007-2008年間品牌美譽度增幅達到54.79%,成為了少數的幾個成功者之一。

  三星的崛起一直被業(yè)界普遍認為是全球奧運營銷的典范。30年前,三星只是一家給日本三洋公司做“產品代加工”的作坊式-全球品牌網-工廠,制造廉價的12英寸黑白電視機。然而從1988年贊助漢城奧運會開始,三星只用了20年時間,便從一家韓國品牌發(fā)展成為國際品牌。但是,中國品牌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三星此次在北京奧運會的營銷效果,并沒有人們預期當中的那樣出色,2007-2008年間其品牌美譽度增幅僅為36.15%。

    謹防巨額投入拖累業(yè)績

  中國品牌研究院對贊助商們敲響的另一記警鐘是,對于那些奧運營銷效果不理想的企業(yè)而言,其投入的大量營銷費用,很可能會拖累公司業(yè)績。數據顯示,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200多家獲得贊助權的企業(yè),大約只有25%有所回報,大部分企業(yè)只獲得了很少的短期效益。

  北京奧運會贊助商華帝公司在其上市公司財報中指出,公司2008年一季度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2379.31萬元,增幅高達58.55%,而主要原因就是公司推進奧運品牌戰(zhàn)略營銷,相應增加了營業(yè)費用。但與此同時,其銷售收入增幅僅為31.25%,低于銷售費用增幅。

  按照奧運營銷的運作規(guī)律,越是臨近奧運開幕,企業(yè)的營銷投入比例越大。然而,華帝在耗費了3000多萬元奧運營銷投入之后,2008年的投入大為削減。中國品牌研究院的監(jiān)測顯示,進入2008年,起碼有超過20家奧運贊助商的營銷投入在下降之中,在奧運營銷沖刺階段,多數國內品牌疲態(tài)盡顯,已經沒有力氣跑好最后一棒。

  鄭展威指出,包括奧運營銷在內的體育營銷必須長期堅持、長期投入,才能真正取得效果。比如可口可樂對北京奧運會的投入巨大。當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的同時,可口可樂同步推出了2008奧運紀念罐,隨后可口可樂著手簽約劉翔等奧運明星,進入2008年,更是憑借火炬接力贊助商的身份,在全國各地設立紅色激情體驗中心,進行營銷滲透。

  聯想為獲得奧運TOP贊助商的身份就花去6500萬美元。從2007年起,聯想的一系列奧運營銷活動如火炬設計、火炬手選拔、輻射三四級城市的“奧運千縣行”,還有幫助簽約運動隊提高成績的“全球冠軍計劃”,同樣投入巨大。

  聯想早期的奧運營銷是將明星與聯想產品掛鉤,2006年都靈冬奧會后,聯想開始將其品牌理念與奧運進行深度融合,自此奧運營銷漸入佳境。聯想在4年時間為此付出的代價接近20個億。

  鄭展威認為,盡管多數企業(yè)的奧運營銷效果不盡如人意,眾多企業(yè)交付的學費顯得有些昂貴,但不論奧運營銷成功與否,對于長期以低成本為核心競爭力的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來說,這還是一個值得嘗試的開端——因為那些被消費者們長久記憶的奧運會贊助商品牌,同樣曾走過一條并不平坦的體育營銷之路。

在線咨詢

姓名
電話
留言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fā)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yè)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 驗證碼:
推薦新聞
熱門鞋業(yè)專區(qū)
品牌要聞
品牌推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