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的三角難題與解法
“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句話不知是誰“發(fā)明”的;發(fā)明這句話的人,想來是項目管理的高手。為什么?因為項目管理的精義,就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一個成功的項目,通常有三個要素:
時間的要素──完成的時間要“快”。
成本的要素──完成的成本要“便宜”。
效果的要素──完成后的表現(xiàn)要“好”。
這三個彼此互斥的要素,就像一個等邊三角形的三邊一樣,缺了一邊,或任何一邊比其它兩面邊短,我們就不能再稱這個三角形為等邊三角形了。
在我的經驗中,如果在這三個要素中袛要做到一項的話,這種專案好做,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項目經理大概都可以勝任愉快。如果在三個要素中要做到兩項,就不是一般的項目經理能勝任的了。在比率上,我認為能把以上三個要素中的任何兩項做到的項目經理,大概 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十。真正能夠把項目中三個主要需求都能做到的高手,在一百位項目經理中,最多不到十個。
有人聽我這么說也許會不服氣,認為我在這里危言聳聽,亂嚇唬人。他們不了解我的本意。我的本意祗有兩點:
第一、項目成功的要素,彼此之間是魚與熊掌的關系。
第二、要兼顧的難度,是照幾何級數(shù)上升而不是按算術級數(shù)上升。
這樣一個三角難題,要我們怎么去解呢?我認為應該從兩方面去著手。
第一,我如果是個項目經理,一定要問:
·什么是“好”?
·什么是“快”?
·什么是“便宜”?
“好”字咱們中國人用來真是千變萬化,神奇不已。有時用來作副詞,像說:這顏色“好”漂亮。有時用來做動詞;說那個家伙很“好”色,可不是什么恭維之詞!昂谩弊钟玫角√帲肿兂闪肆硗庖馑嫉拇~了。別人問:“這個女孩子怎么樣?”你說;“她很好”,言下之意,就是不很漂亮。別人問:“這個人怎么樣?”,你回答:“他很好”,言下之意,就是他不太能干。同時,某一個人認為好的,另外一個并不認為好,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遭遇到的問題。
在項目管理中,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這沒有什么主觀或客觀的差異,也沒有什么明示或暗示的問題存在。要談到項目管理中“好”的定義,第一個條件就是要看它是不是有用。“有用”和“能用”是兩回事。很多“能用的”東西不一定“有用”,這牽涉到客觀價值的問題。有一天,我在臺北的街上看到一個年輕人開了一部德國制的跑車,車尾上還有一塊壓風板的那型。我心想,在臺北這種交通堵塞、寸步難行的情況下,開這種跑車真是龍游淺水,英雄無用武之地。這部跑車算不算是部好車呢?當然算。但在臺北街頭這種客觀環(huán)境之下,它還算不算是部好車?當然不算。
我從前有一只瑞士制的名表,是屬于那種很貴,很多仿制品那型。因為要動,它才會上煉,不動它,隔一陣就停了。我后來不勝其煩,換了一個日本制的石英表,價錢祗有那只瑞士表的幾十分之一,不但不用上煉,并且有兩個時間,能讓我不用花腦筋就可以同時知道臺灣和美國加州的時間。早上六點它會把我鬧醒,打球、洗澡也懶得把它脫掉,并且是夜明的。你說這兩個表那個比較好?我可以很坦白地告訴你,因為后者比較有用,后者比較好。因此,在項目管理上,關于“好”的定義,是“有用”而非“能用”。
“好”的第二個條件,要看它是不是能達到原先要達到的目的。 如果說目的是代步,汽車比腳踏車好;如果說目的是運動,腳踏車卻 比汽車好。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叫你去買蘋果,結果你買了橘子回來 。蘋果和橘子雖然不是一樣,但也許還勉強可以混過去。在項目管理上,如果要的是蘋果,交貨的時候卻變成了橘子,這就不能算是一個成功的項目。為了避免這種錯誤,項目經理必須在項目設計時把項目 結果的規(guī)格先弄清楚?谡f無憑,要的東西都要寫下來。交貨的時候 ,如果我交給你的是規(guī)格上寫明的東西,那我就算給你一個“好”東西。
不管項目的成果是什么,也許是一套軟件系統(tǒng),或一部新的機器,或一條新修的鐵路....凡是好的東西,一定是容易用的東西。當錄像機剛出來旳時候,懂得怎么用它去錄電視節(jié)目,真是一門大學 問。在我的朋友中,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用,尤其是太太們,十有九人不 會用它。不會用、不敢用之人中,很多還都擁有博士學位哩。為什么?因為它設計得太復雜,太不容易用了。后來有兩個中國工程師,想出一個辦法,請每個電視臺把每個節(jié)目都用一個不同的數(shù)字來代替, 到時候任何人祗要把他想錄節(jié)目的代號輸進錄像控制器中,節(jié)目時間 一到,錄像開始,這樣一來,人人會用錄像機。從項目管理“好”的 定義來看,簡單、好用的東西,就是“好”的東西。
一個項目的產品,除了有用和好用之外,還要具有可塑性和可擴 展的彈性。前者表示它的功能,在必要時可以加以改變。后者表示在 時間上,它不但可以持久并能擴展。美國的超級公路,是艾森豪主政時的德政,在設計上,考慮到必要時可供噴射戰(zhàn)斗機起落。擴充性比 可塑性更重要。如果說一套計算機實用軟件的設計,在開發(fā)完成上線不 久,就不能滿足公司業(yè)務上的新需要的話,設計這套系統(tǒng)的項目還夠格稱為一個好項目嗎?當然,未來的需要也許不是目前能預料的,為 了不可預測的將來而犧牲了現(xiàn)在的需要當然不對,但無論如何,一個好的項目,它所設計的產品必須具有容易修改,可以擴充,并且不會 馬上就失效的彈性。缺乏有這種彈性的產品,就不是一個好的產品。一個生產沒有彈性產品的項目,就不能算是一個好的項目。
但是一般所謂好的項目,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換句話說,怎么知道這個項目是成功的項目或失敗的項目呢?你祗要問:
項目的結果能否使公司的收入增加?
項目的結果能否使公司的支出減少?
項目的結果能否使公司的服務加強?
能達到這三個目的,就是好的項目。
接著,讓我們來談談什么是“快”?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快”和“好”一樣,往往是主觀的而非客觀的。有時它又是憑感覺而非憑理性的。小時候寫作文,常喜歡用“光陰似箭”來破題。遇到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老喜歡用“度日如年”來形容。在項目管理上,時間是絕對的,而非憑感覺的──能在半年內完工,就是比在九個月內完工要快三個月。但這個項目能在半年內完工就算快嗎?誰說的? 我們搞項目管理的人常講一個笑話:“如果你問你的老板他希望什么時候要這個項目完工,他一定會回答說:昨天。”
因此,項目經理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在完工日期的預測上,為了討好上司的要求而盡量樂觀。同時,老是用歷史的數(shù)據(jù)或別人 的經驗來影響自己的預測,殊不知每個項目的客觀條件和外在環(huán)境都不一樣。項目經理在作完工預測時,千萬要記得一個教訓:你的老板或客戶不會記得你告訴他多快可以完工,因為再快他們都會嫌慢,但如果你告訴他們該完工的時候完不了工,那你的麻煩可大了。所以在 預估時,膽子放小點,時間放長些。
還有一點更重要:老板們當然不喜歡聽壞消息,但更不喜歡聽出 人意外的壞消息,因此當完工的預測如果出問題的時候,絕不能隱瞞,硬著頭皮也要讓老板知道。
要達到預期完工的要求,項目經理一定要懂得怎么把一個規(guī)模大、時間長的項目,分成不同的階段來完成。在每個階段中,又要根據(jù) 每階段不同的重點分別來作完工預測。工程分得越細,預測的準確性 就越高。這道理很普通,但做起來卻很困難,因為需要很周詳?shù)挠媱?和分析。計劃和分析要花腦筋,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說了半天 ,快字訣祗有一點,如果一切按照計劃,這就合乎快的原則,否則就是不快。該完工時完工就是快,否則就是慢。
至于什么是“便宜”?我以為省錢不是項目管理中最重要的目的。一個項目該花多少錢,是應該早就算出來的。一般來說,如果實際 的花費和預估的花費差別在三○%左右,應該是能接受的范圍;超過百分之三十,表示預算做得不徹底。
在項目管理里,最難預估的不是完工的時間,而是項目的預算。 項目經理在這方面遭受的壓力,比什么都大,因此,在做預算的時候,必須面對現(xiàn)實,既不能故意灌水,也不能故意過份樂觀。
一個聰明的主管,要重視的是產品的價值,而非只是重視價錢。不懂得在價值上動腦筋,祗懂得在價錢上打算盤的項目經理,前途不 樂觀。但是價值有兩種:有形的價值和無形的價值。在項目管理中,強調無形價值是致命傷。坦白地說,如果一個項目沒有有形價值當后 臺,其存在的價值就很有限。在我剛才提到那三個項目的目的中,增 加收入和減少支出屬于有形價值,增強服務屬于無形價值。有形價值高的項目,就是“便宜”的項目。否則,就是不便宜的項目。
項目經理了解項目管理三角關系的定義之后,至少對項目追求的 目標不會太迷糊。但這不能擔保從此就天下太平。任何項目經理都想 把他的項目管得又快、又好、又便宜,但事實上,不是每個項目都能 達到這個境界,有時候,也并非一定要達到這個境界不可。
一位有經驗的項目經理,一定要懂得怎么做“取舍分析”︵ Trade-off Analysis︶;換言之,懂得“棄車保帥”的重要性。如果 我們用我提到過的“快、好、便宜”來作標準,有的時候三者可以祗取其一,或者祗取其二,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取舍分析”。
現(xiàn)在,讓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我在這方面的看法:
一般來說,凡是屬于研究發(fā)展的項目,尤其是有關藥品方面的研 究發(fā)展,錢和時間都很有彈性,但對項目產品的品質卻沒有任何彈性。換句話說,快、好、便宜的這個三角形,“好”的那邊比什么都重要。反過來說,一般重工業(yè)機械或房屋建筑等有關項目,“快”卻是 最重要的因素,因為祗有在項目結束交貨后,才能收款來繼續(xù)以后的 項目。
再看有關制造環(huán)?刂茩C器的發(fā)展項目,由于它的訂價和效果已 經按法律的規(guī)定而不能再有太多彈性,但在交貨的時間上,快不快并 不是那么重要。相反地,所有的咨詢項目,在時間和價錢上沒什么彈性,但在成品的品質方面,好不好就大有融通的余地。
有些項目是沒有什么“棄車保帥”那套的。一九六○年代初期, 美國受蘇聯(lián)發(fā)射史潑尼克號人造衛(wèi)星的刺激,甘乃迪總統(tǒng)下命令要在 一九六○年代結束前把人送上月球,并安全地帶回來。這個龐大的專案,在時間上要快,必須趕在蘇聯(lián)之前完成;要好,絕不能出現(xiàn)任何 差錯;并且在預算上有限制,因為預算來自老百姓交的稅,經國會通 過才行。結果,美國果真搶先把人類送上月球,并平安地帶回來。在 歷史上可以和這個項目媲美的,大概祗有造原子彈的曼哈頓項目了。
我提到“棄車保帥”的觀念,并不是要國內的項目經理們放棄理 想,不追求項目三角關系的完美。我祗是強調一點:當這個三角難題 無解的時候,要懂得顧全大局,兩害相權取其輕。很多時候,由于外 在和內在的壓力,“取舍分析”是免不了的。要做好取舍分析,項目 經理至少要懂得六件事:
第一,要很清楚地了解項目沖突的基本原因。
第二,重新確認項目的目的。
第三,了解項目現(xiàn)處的環(huán)境及目前狀況。
第四,尋求可行的其它方法。
第五,選擇最佳的其它方法。
第六,重新策劃項目計畫。
項目的目的,不外乎增加公司收入、節(jié)省公司支出和提升公司服 務水準三者。項目的成功與否,取決于項目完成是否又快又好又便宜 。這個三角關系雖然難解,但并非無解。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我在 此文中談到的一些技巧,有點像野人獻曝,希望有些參考價值。
一個成功的項目,通常有三個要素:
時間的要素──完成的時間要“快”。
成本的要素──完成的成本要“便宜”。
效果的要素──完成后的表現(xiàn)要“好”。
這三個彼此互斥的要素,就像一個等邊三角形的三邊一樣,缺了一邊,或任何一邊比其它兩面邊短,我們就不能再稱這個三角形為等邊三角形了。
在我的經驗中,如果在這三個要素中袛要做到一項的話,這種專案好做,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項目經理大概都可以勝任愉快。如果在三個要素中要做到兩項,就不是一般的項目經理能勝任的了。在比率上,我認為能把以上三個要素中的任何兩項做到的項目經理,大概 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十。真正能夠把項目中三個主要需求都能做到的高手,在一百位項目經理中,最多不到十個。
有人聽我這么說也許會不服氣,認為我在這里危言聳聽,亂嚇唬人。他們不了解我的本意。我的本意祗有兩點:
第一、項目成功的要素,彼此之間是魚與熊掌的關系。
第二、要兼顧的難度,是照幾何級數(shù)上升而不是按算術級數(shù)上升。
這樣一個三角難題,要我們怎么去解呢?我認為應該從兩方面去著手。
第一,我如果是個項目經理,一定要問:
·什么是“好”?
·什么是“快”?
·什么是“便宜”?
“好”字咱們中國人用來真是千變萬化,神奇不已。有時用來作副詞,像說:這顏色“好”漂亮。有時用來做動詞;說那個家伙很“好”色,可不是什么恭維之詞!昂谩弊钟玫角√帲肿兂闪肆硗庖馑嫉拇~了。別人問:“這個女孩子怎么樣?”你說;“她很好”,言下之意,就是不很漂亮。別人問:“這個人怎么樣?”,你回答:“他很好”,言下之意,就是他不太能干。同時,某一個人認為好的,另外一個并不認為好,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遭遇到的問題。
在項目管理中,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這沒有什么主觀或客觀的差異,也沒有什么明示或暗示的問題存在。要談到項目管理中“好”的定義,第一個條件就是要看它是不是有用。“有用”和“能用”是兩回事。很多“能用的”東西不一定“有用”,這牽涉到客觀價值的問題。有一天,我在臺北的街上看到一個年輕人開了一部德國制的跑車,車尾上還有一塊壓風板的那型。我心想,在臺北這種交通堵塞、寸步難行的情況下,開這種跑車真是龍游淺水,英雄無用武之地。這部跑車算不算是部好車呢?當然算。但在臺北街頭這種客觀環(huán)境之下,它還算不算是部好車?當然不算。
我從前有一只瑞士制的名表,是屬于那種很貴,很多仿制品那型。因為要動,它才會上煉,不動它,隔一陣就停了。我后來不勝其煩,換了一個日本制的石英表,價錢祗有那只瑞士表的幾十分之一,不但不用上煉,并且有兩個時間,能讓我不用花腦筋就可以同時知道臺灣和美國加州的時間。早上六點它會把我鬧醒,打球、洗澡也懶得把它脫掉,并且是夜明的。你說這兩個表那個比較好?我可以很坦白地告訴你,因為后者比較有用,后者比較好。因此,在項目管理上,關于“好”的定義,是“有用”而非“能用”。
“好”的第二個條件,要看它是不是能達到原先要達到的目的。 如果說目的是代步,汽車比腳踏車好;如果說目的是運動,腳踏車卻 比汽車好。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叫你去買蘋果,結果你買了橘子回來 。蘋果和橘子雖然不是一樣,但也許還勉強可以混過去。在項目管理上,如果要的是蘋果,交貨的時候卻變成了橘子,這就不能算是一個成功的項目。為了避免這種錯誤,項目經理必須在項目設計時把項目 結果的規(guī)格先弄清楚?谡f無憑,要的東西都要寫下來。交貨的時候 ,如果我交給你的是規(guī)格上寫明的東西,那我就算給你一個“好”東西。
不管項目的成果是什么,也許是一套軟件系統(tǒng),或一部新的機器,或一條新修的鐵路....凡是好的東西,一定是容易用的東西。當錄像機剛出來旳時候,懂得怎么用它去錄電視節(jié)目,真是一門大學 問。在我的朋友中,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用,尤其是太太們,十有九人不 會用它。不會用、不敢用之人中,很多還都擁有博士學位哩。為什么?因為它設計得太復雜,太不容易用了。后來有兩個中國工程師,想出一個辦法,請每個電視臺把每個節(jié)目都用一個不同的數(shù)字來代替, 到時候任何人祗要把他想錄節(jié)目的代號輸進錄像控制器中,節(jié)目時間 一到,錄像開始,這樣一來,人人會用錄像機。從項目管理“好”的 定義來看,簡單、好用的東西,就是“好”的東西。
一個項目的產品,除了有用和好用之外,還要具有可塑性和可擴 展的彈性。前者表示它的功能,在必要時可以加以改變。后者表示在 時間上,它不但可以持久并能擴展。美國的超級公路,是艾森豪主政時的德政,在設計上,考慮到必要時可供噴射戰(zhàn)斗機起落。擴充性比 可塑性更重要。如果說一套計算機實用軟件的設計,在開發(fā)完成上線不 久,就不能滿足公司業(yè)務上的新需要的話,設計這套系統(tǒng)的項目還夠格稱為一個好項目嗎?當然,未來的需要也許不是目前能預料的,為 了不可預測的將來而犧牲了現(xiàn)在的需要當然不對,但無論如何,一個好的項目,它所設計的產品必須具有容易修改,可以擴充,并且不會 馬上就失效的彈性。缺乏有這種彈性的產品,就不是一個好的產品。一個生產沒有彈性產品的項目,就不能算是一個好的項目。
但是一般所謂好的項目,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換句話說,怎么知道這個項目是成功的項目或失敗的項目呢?你祗要問:
項目的結果能否使公司的收入增加?
項目的結果能否使公司的支出減少?
項目的結果能否使公司的服務加強?
能達到這三個目的,就是好的項目。
接著,讓我們來談談什么是“快”?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快”和“好”一樣,往往是主觀的而非客觀的。有時它又是憑感覺而非憑理性的。小時候寫作文,常喜歡用“光陰似箭”來破題。遇到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老喜歡用“度日如年”來形容。在項目管理上,時間是絕對的,而非憑感覺的──能在半年內完工,就是比在九個月內完工要快三個月。但這個項目能在半年內完工就算快嗎?誰說的? 我們搞項目管理的人常講一個笑話:“如果你問你的老板他希望什么時候要這個項目完工,他一定會回答說:昨天。”
因此,項目經理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在完工日期的預測上,為了討好上司的要求而盡量樂觀。同時,老是用歷史的數(shù)據(jù)或別人 的經驗來影響自己的預測,殊不知每個項目的客觀條件和外在環(huán)境都不一樣。項目經理在作完工預測時,千萬要記得一個教訓:你的老板或客戶不會記得你告訴他多快可以完工,因為再快他們都會嫌慢,但如果你告訴他們該完工的時候完不了工,那你的麻煩可大了。所以在 預估時,膽子放小點,時間放長些。
還有一點更重要:老板們當然不喜歡聽壞消息,但更不喜歡聽出 人意外的壞消息,因此當完工的預測如果出問題的時候,絕不能隱瞞,硬著頭皮也要讓老板知道。
要達到預期完工的要求,項目經理一定要懂得怎么把一個規(guī)模大、時間長的項目,分成不同的階段來完成。在每個階段中,又要根據(jù) 每階段不同的重點分別來作完工預測。工程分得越細,預測的準確性 就越高。這道理很普通,但做起來卻很困難,因為需要很周詳?shù)挠媱?和分析。計劃和分析要花腦筋,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說了半天 ,快字訣祗有一點,如果一切按照計劃,這就合乎快的原則,否則就是不快。該完工時完工就是快,否則就是慢。
至于什么是“便宜”?我以為省錢不是項目管理中最重要的目的。一個項目該花多少錢,是應該早就算出來的。一般來說,如果實際 的花費和預估的花費差別在三○%左右,應該是能接受的范圍;超過百分之三十,表示預算做得不徹底。
在項目管理里,最難預估的不是完工的時間,而是項目的預算。 項目經理在這方面遭受的壓力,比什么都大,因此,在做預算的時候,必須面對現(xiàn)實,既不能故意灌水,也不能故意過份樂觀。
一個聰明的主管,要重視的是產品的價值,而非只是重視價錢。不懂得在價值上動腦筋,祗懂得在價錢上打算盤的項目經理,前途不 樂觀。但是價值有兩種:有形的價值和無形的價值。在項目管理中,強調無形價值是致命傷。坦白地說,如果一個項目沒有有形價值當后 臺,其存在的價值就很有限。在我剛才提到那三個項目的目的中,增 加收入和減少支出屬于有形價值,增強服務屬于無形價值。有形價值高的項目,就是“便宜”的項目。否則,就是不便宜的項目。
項目經理了解項目管理三角關系的定義之后,至少對項目追求的 目標不會太迷糊。但這不能擔保從此就天下太平。任何項目經理都想 把他的項目管得又快、又好、又便宜,但事實上,不是每個項目都能 達到這個境界,有時候,也并非一定要達到這個境界不可。
一位有經驗的項目經理,一定要懂得怎么做“取舍分析”︵ Trade-off Analysis︶;換言之,懂得“棄車保帥”的重要性。如果 我們用我提到過的“快、好、便宜”來作標準,有的時候三者可以祗取其一,或者祗取其二,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取舍分析”。
現(xiàn)在,讓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我在這方面的看法:
一般來說,凡是屬于研究發(fā)展的項目,尤其是有關藥品方面的研 究發(fā)展,錢和時間都很有彈性,但對項目產品的品質卻沒有任何彈性。換句話說,快、好、便宜的這個三角形,“好”的那邊比什么都重要。反過來說,一般重工業(yè)機械或房屋建筑等有關項目,“快”卻是 最重要的因素,因為祗有在項目結束交貨后,才能收款來繼續(xù)以后的 項目。
再看有關制造環(huán)?刂茩C器的發(fā)展項目,由于它的訂價和效果已 經按法律的規(guī)定而不能再有太多彈性,但在交貨的時間上,快不快并 不是那么重要。相反地,所有的咨詢項目,在時間和價錢上沒什么彈性,但在成品的品質方面,好不好就大有融通的余地。
有些項目是沒有什么“棄車保帥”那套的。一九六○年代初期, 美國受蘇聯(lián)發(fā)射史潑尼克號人造衛(wèi)星的刺激,甘乃迪總統(tǒng)下命令要在 一九六○年代結束前把人送上月球,并安全地帶回來。這個龐大的專案,在時間上要快,必須趕在蘇聯(lián)之前完成;要好,絕不能出現(xiàn)任何 差錯;并且在預算上有限制,因為預算來自老百姓交的稅,經國會通 過才行。結果,美國果真搶先把人類送上月球,并平安地帶回來。在 歷史上可以和這個項目媲美的,大概祗有造原子彈的曼哈頓項目了。
我提到“棄車保帥”的觀念,并不是要國內的項目經理們放棄理 想,不追求項目三角關系的完美。我祗是強調一點:當這個三角難題 無解的時候,要懂得顧全大局,兩害相權取其輕。很多時候,由于外 在和內在的壓力,“取舍分析”是免不了的。要做好取舍分析,項目 經理至少要懂得六件事:
第一,要很清楚地了解項目沖突的基本原因。
第二,重新確認項目的目的。
第三,了解項目現(xiàn)處的環(huán)境及目前狀況。
第四,尋求可行的其它方法。
第五,選擇最佳的其它方法。
第六,重新策劃項目計畫。
項目的目的,不外乎增加公司收入、節(jié)省公司支出和提升公司服 務水準三者。項目的成功與否,取決于項目完成是否又快又好又便宜 。這個三角關系雖然難解,但并非無解。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我在 此文中談到的一些技巧,有點像野人獻曝,希望有些參考價值。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lián)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yè)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招聘應屆大學生看重的幾個方面
- 下一篇:企業(yè)怎么做培訓規(guī)劃?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推薦新聞
熱門鞋業(yè)專區(qū)
品牌要聞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品牌推薦
熱度排行